月夜杜甫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诗的背景,透过背景理解诗歌内容。能力目标:品味诗人的“炼字”,学习作者的笔法和“诗眼”。情感目标:体会作者的情感及诗歌深刻的主题。教学难点:对写法。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诗眼”,体会诗歌深刻的主题。世上疮痍世上疮痍诗诗中中圣圣哲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郭沫若郭沫若草堂留后世草堂留后世诗圣诗圣著千秋著千秋————朱德朱德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青少年时期,怀有远大理想,但他仕途不得志,一生贫困潦倒,饱经忧患。曾经在长安困顿十年,安史之乱起,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是我国唐代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三吏”“三别”。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杜甫的诗歌多是体现忧国忧民的情感,安史之乱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在其诗中有反映,故称“诗史”。明清文人推崇杜甫为“诗圣”,他的作品风格沉郁顿挫。《月夜》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的第二年(756)。这一年八月,杜甫带着妻小逃到州鄜,寄居羌村。随后自己离家北上,投奔在灵武的肃宗,途中被叛军掳至长安。诗是秋天月夜写的。背景简介月夜fūkān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huánhuǎng77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整体感知整体感知::(地名,在今陕西富县)(守望)88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想)(尚不懂得)99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古代妇女梳的一种环形的发髻)1010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虚幌:透明的窗帷。幌:帷幔)1111诗中望月之人是谁?这是一种诗中望月之人是谁?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闺中的妻子。闺中的妻子。这种手法叫这种手法叫对写法对写法,,也即也即从对面写来,从对面写来,也叫也叫对面落笔,对面落笔,属属于于曲笔曲笔的一种。通过这种手法的一种。通过这种手法含蓄地含蓄地表达诗人的思念之情表达诗人的思念之情,只提被忆的一,只提被忆的一方,抒写角度的转换,使得方,抒写角度的转换,使得辞旨婉切辞旨婉切,,更显出更显出诗人对妻子的一往情深。诗人对妻子的一往情深。1212[[思考链接思考链接]]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请找出本诗中请找出本诗中运用对写法的诗句,并分析这样写的好处。运用对写法的诗句,并分析这样写的好处。““洛阳亲友如相问洛阳亲友如相问””句运用了句运用了对写对写法法,辛渐要回洛阳,诗人明明托他问,辛渐要回洛阳,诗人明明托他问候洛阳亲友,而诗人却候洛阳亲友,而诗人却转换笔锋写洛转换笔锋写洛阳亲友对自己的询问阳亲友对自己的询问,构思新颖,把,构思新颖,把对亲友对亲友关切之情关切之情表达得表达得婉曲深刻婉曲深刻。。1313““对写法对写法””有以下几个特点:有以下几个特点:((11)撇开自己不写,从)撇开自己不写,从对方入手对方入手落墨。以退为进,情感表达落墨。以退为进,情感表达更加含蓄,韵味悠长;(更加含蓄,韵味悠长;(22))由实到虚,虚实相生由实到虚,虚实相生。诗人神驰千里,。诗人神驰千里,多由眼前的实景,一下子跳转到千里之外。多由眼前的实景,一下子跳转到千里之外。以虚衬实以虚衬实,饶有趣味;,饶有趣味;((33)多用于)多用于表达游子离人思乡怀远的情感表达游子离人思乡怀远的情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1414作者自己只身在外,当然是独自看月。妻子尚有儿女在旁,为什么也"独看"呢?1515“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一联作了回答。妻子看月,并不是欣赏自然风光,而是“忆长安”,而小儿女未谙世事,还不懂得“忆长安”啊!用小儿女的“不解忆”反衬妻子的“忆”,突出了那个““独独””字,又进一层。颔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