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熟语语言中定型的词组或句子,使用中一般不能改变其组织。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格言等。(《辞海》)熟语是语言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为人们所熟习、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结构的定型的短语或句子。只能整个应用,不能随意变动其中部分,并且往往不能按照一般的词法来分析。常见熟语基本类型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格言熟语的特征结构稳固内容丰富形式精练表现力强意义有整体性惯用语:是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1、语意具有双层性,除字面的语义外,还具有深层次的比喻引申意义。背黑锅比喻代人受过穿小鞋比喻使人暗中吃亏敲竹杠比喻利用别人的弱点勒索财务,也比喻用某种口实抬高价码翘辫子比喻人死2、它的结构是固定的,固定性虽不如成语,但比歇后语和谚语要强,并且以三字格为常见的代表。用三字格(动宾关系较多)和四字格,可以区分许多惯用语和成语。开小差开绿灯戴高帽挖墙脚踢皮球唱黑脸唱对台戏钻牛角尖捅马蜂窝八字没一撇重打鼓,另开张刀子嘴,豆腐心歇后语定义: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句话,前一部分是引子,后一部分是注释,也叫引注语。个别的只说前一部分。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外甥打灯笼——照旧(舅)湿水棉花——擀面杖吹火——一个巴掌拍不响——和尚打伞——电线杆上绑鸡毛——大水淹了龙王庙——无法谈(弹)一窍不通孤掌难鸣发(法)无天好大掸(胆)子自家人不认得自家人谚语在人民群众口头流传的通俗易懂而含义深刻的固定语句。(1)关于自然和农业生产的谚语1、瑞雪兆丰年。2、春雨贵如油。3、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2)关于社会生活方面的谚语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心齐,泰山移喝水不忘挖井人磨刀不误砍柴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成语(1)结构的相对定型性。(2)意义的整体性。(3)时间和空间的习惯性。(4)形成的历史性。(5)内容和形式的民族性。特点成语的来源一是神话传说,夸父逐日、精卫填海二是寓言故事,刻舟求剑、狐假虎威三是历史故事,负荆请罪、破釜沉舟四是文人作品,老骥伏枥、青出于蓝五是外来文化,功德无量、火中取栗。神话:火眼金睛、八仙过海、伏羲造字后羿射日、牛郎织女、女娲补天、开天辟地历史:望梅止渴吴下阿蒙闻鸡起舞悬梁刺股削足适履江郎才尽纸上谈兵文人作品:贻笑大方、望洋兴叹、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劳苦功高、图穷匕见、约法三章外来:三位一体、象牙之塔、昙花一现、杀鸡取卵(伊索寓言)、天方夜谭一、张冠李戴【解读】每个成语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对象,若使用不当,就要出差错。【例1】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解析】“汗牛充栋”是形容“书籍”很多,此用于“人”,适用对象误。【例2】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解析】“巧夺天工”只能形容人工的精巧。二、望文生义【解读】对一些成语,想当然地从字面上认定其意思,导致误用。【例1】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解析】“万人空巷”是说人们都从巷子里出来到大街上,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例2】在老师的帮助下,他改掉了文不加点的毛病。【解析】“文不加点”是指文章不经修改,一气呵成,形容文思敏捷,下笔成章。三、重复赘余【解读】与成语相同意思的在句子上下文已有表述,导致语意重复。【例1】他只不过在做自己的事情,顺便帮了一下别人,没想到却受到了不虞之誉。【解析】“不虞”就是“没料到”的意思与“没想到”重复【例2】看到黄宏表演的小品,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地笑起来。【解析】“忍俊不禁”就是“笑起来”之意。四、自相矛盾【解读】在运用中,有些成语的意义与句子其他部分表达的语意不一致,前后矛盾。【例1】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解析】“差强人意”的意思是“这勉强让我满意”,前后矛盾,当改为“强人所难”。【例2】为了让分别多年的老同学不期而遇,我们精心组织了这次同学会。【解析】“不期”即没有约定,与“精心组织”矛盾。五、不分轻重【解读】成语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