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薄.云(báo)焖.菜(mèn)黑黝.黝(yǒu)喁.喁私语(yónɡ)B.应.和(yīnɡ)分.量(fèn)吁.口气(yù)莞.尔而笑(wǎn)C.翘.首(qiáo)胡诌.(zhōu)碧溪岨.(jū)张冠.李戴(ɡuàn)D.蒿.艾(hāo)甬.道(yǒnɡ)一场.雨(chánɡ)负隅.顽抗(yú)解析A项“喁”读“yú”;B项“应”读“yìnɡ”,“吁”读“xū”;C项“冠”读“ɡuān”。D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竹篁嗤笑兵马俑踊跃报名B.烟竿攀折荧火虫晶莹剔透C.度船缠绵座板疮悖乎人性D.肯求碾坊油娄子以逸代劳解析B项竿—杆,荧—萤;C项度—渡,座—坐;D项肯—恳,娄—篓,代—待。A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且想像她出走后,祖父用各种方法寻觅她都无结果,到后躺在渡船上。②翠翠,你人乖巧,爷爷笨得很,话说得不温柔,也莫生气。我,说个笑话给你听。③她为了等着这样的歌声,沉默了许久。④老船夫见他神情冷冷的,不明白他的意思,就用眉眼做了一个可笑的记号,表示他明白大老的冷淡处是装成的,表示他有好消息可以。A.无可奈何信口雌黄确实宣告B.无能为力口若悬河似乎报告C.无可奈何信口开河似乎奉告D.无能为力滔滔不绝仿佛忠告C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这个小山村风景秀美,依山傍水....,空气清新。B.这部作品本来是老舍的,他非说成是郭沫若的,真是张冠李戴....。C.他这个人最能信口开河....,谈论别人了。D.沈从文的小说《边城》篇幅较长,真是长篇大论....。解析“长篇大论”指冗长的发言和文章,含贬义,在此不符合语境。D5.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老船夫打量着自己被死亡抓走以后的情形,痴痴地看望天南角上一颗星子,心想:“七月八月天上方有流星,人也会在七月八月死去吧?”B.在船上的祖父听到这种带着娇、有点儿埋怨的声音,一面粗声粗气地答道:“翠翠,我就来,我就来!”一面心中却自言自语,“翠翠,爷爷不在了,你将怎么样?”C.祖父说:“翠翠,我来慢了,你就哭,这还成吗?我死了呢?”D.若当真有谁来在对溪高崖上为你唱歌,你预备怎么样?解析“自言自语”后面的逗句改为冒号。B二、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文段,完成6~8题。“翠翠,梦里的歌可以使你爬上高崖去摘那虎耳草,若当真有谁来在对溪高崖上为你唱歌,你预备怎么样?”祖父把话当笑话说着的。翠翠便也当笑话答道:“有人唱歌我就听下去,他唱多久我也听多久!”“唱三年六个月呢?”“唱得好听,我听三年六个月。”“这不大公平吧。”“怎么不公平?为我唱歌的人,不是极愿意我长远听他唱歌吗?”“照理说:‘炒菜要人吃,唱歌要人听。’可是人家为你唱,是要你懂得他歌里的意思!”“爷爷,懂歌里什么意思?”“自然是他那颗想同你要好的真心!不懂那点心事,不是同听竹雀唱歌一样吗?”“我懂了他的心又怎么样?”答案祖父在这里是一种委婉的试探,也是暗示自己内心的应允。6.祖父为什么“把话当笑话说着的”?7.翠翠为什么“便也当笑话答道”?答案翠翠有姑娘的羞涩和矜持,所以也会将“笑话”当作笑话。8.翠翠说“我懂了他的心又怎么样?”你认为翠翠会怎么样?答案略。结合全文思考,言之成理即可。三、课堂延伸阅读下文,完成9~13题。祖传青瓷碗①落日照着那只旧船一起一伏,芦竹映衬着这古朴的木刻般的景色。老人一动不动地蹲在船上。咬着烟管,斜视着不远处车来人往的斜拉桥。他脸上毫无表情,眼角皱纹向下斜伸着。新建的独塔式斜拉桥使他孤僻的性格更加古怪了。②大桥落成剪彩那天,是他摆渡生涯的终结。③他不能离开他的渡口。每天傍晚都这样蹲在船上,咬着烟管斜视着不远处车来人往的大桥,一动不动,好像在等待他往日的顾客。④听到凌乱的脚步声,他知道儿子和孙女又送饭来了。儿子在镇上做临时工,他是一个不安分的人。⑤“爷爷,爷爷,吃饭了。”小孙女捧着青瓷碗跑过来。这只青瓷碗也是老人心爱之物。他兄弟分家各得一只,但兄弟的已经和主人一起入了坟茔。青瓷碗厚实笨重,形体大而容量小,虽不是越州名产,但它的古朴也是别有风味的,不过老人对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