枉凝眉(唱宝玉黛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曹雪芹一、基础知识积累1.《红楼梦》原名《石头记》,“红楼”即朱门之意,是豪门贵族的代称,“红楼梦”意为无论多么煊赫的权势,到头来无非是南柯一梦。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是我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所以有人慨叹道:“开讲不谈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2.作品问世的时代背景《红楼梦》,产生于清代所谓“河清海晏”的“乾隆盛世”。当时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因素也有了较大发展。这股新生的力量与严重束缚它的封建主义体系不可避免地产生冲突。在这样特殊时代及作者的亲身经历的条件下写的《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康熙年代,是曹家的鼎盛时期,康熙六康熙年代,是曹家的鼎盛时期,康熙六次南巡,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其中四次是次南巡,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其中四次是在曹寅任内。雍正继位后,开展了一场凶残在曹寅任内。雍正继位后,开展了一场凶残的斗争,排除异己,其父曹頫因牵连其间,的斗争,排除异己,其父曹頫因牵连其间,被抄家,从此衰落,曹雪芹正值由盛而衰的被抄家,从此衰落,曹雪芹正值由盛而衰的过程,由贵公子降为“寒士”。早年过着过程,由贵公子降为“寒士”。早年过着豪华的公子生活,晚年却穷愁潦倒,卖画度豪华的公子生活,晚年却穷愁潦倒,卖画度日,生活于贫困之中。日,生活于贫困之中。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不能不引起他对过去经历的一切作一番痛苦而深刻的回忆,从而产生思想上的矛盾:一方面,少年时代贵族家庭生活在他身上留下的烙印,使他对本阶级怀有温情的眷念,思想上带有空幻的色彩;另一方面,社会的腐败,统治阶级的丑恶,使他对本阶级的面目有了认识,性格上具有叛逆的特征。这些都为他写出《红楼梦》这部伟大的作品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曹雪芹,名霑,字梦阮,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大号雪芹、芹圃、芹溪。大约生于约生于17151715年,卒于年,卒于17631763年。历康熙、雍正、年。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他出身于贵族乾隆三朝。他出身于贵族世家,曾祖曹玺、祖父曹世家,曾祖曹玺、祖父曹寅、父辈曹颙、曹頫祖孙寅、父辈曹颙、曹頫祖孙三代四人,相继连任江宁三代四人,相继连任江宁织造达六十年之久。织造达六十年之久。3、作者介绍第一回用“女娲补天”、“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作楔子。在“女祸补天”的故事中,作者特意描写了一块无材补天的顽石,这便是随贾宝玉一起降生又为贾宝玉随身佩戴的通灵宝玉。它对贾宝玉的叛逆性格有隐喻作用。“木石前盟”讲这块“无材补天”的顽石与绛珠仙草的关系。顽石在投胎入世之前,曾变为神瑛侍者以甘露灌溉绛珠仙草,使其得以久延岁月,并幻化人形,修成女体,在顽石下世之时,为酬报灌溉之德,也要同去走一遭,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这便是林黛玉。因为这段缘分,林黛玉初见宝玉时才有好生奇怪,像在那里见过的感觉;贾宝玉也觉得这个妹妹曾见过的。至于“还泪”之说,正与“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相照应.第二回是交代贾府人物。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简要地介绍了贾府中的人物关系,为读者阅读全书开列了一个简明人物表。4、作品情节补充宁国公贾演-贾代化贾敷贾敬贾珍-贾蓉贾惜春(秦可卿)荣国公贾源-贾代善(贾母)贾赦(邢夫人)贾琏(王熙凤)-巧姐贾迎春贾政(王夫人)贾珠(李纨)-贾兰贾元春贾宝玉贾探春贾敏(林如海)林黛玉贾府人物关系一览表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原应叹息妙玉薛宝钗史湘云贾环第三回是介绍小说的典型环境。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写。林黛玉进府的行踪是这一回中介绍贾府人物描写贾府环境的线索。这一回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把贾府置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