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06年湖南省示范高中隆回二中高三第一轮复习生物教案[整理]隆回县第二中学总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绪论》教学目标①使学生掌握生物的基本特征;②使学生明确当代生物科学的特点与发展趋势;③使学生能够重视生物科学,热爱生物科学;④使学生懂得学好生物选修课的学习方法,激发学习好生物课的热情和决心。教材分析《绪论》这节教材,包括五点内容。首先,说明高中生物教材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从第一课开始就知道将要陆续学习的六个方面的内容。其次,讲述一切生物具有的共同的基本特征,明确这是区别生物与非生物的重要标志。再次,概要讲述生物科学的发展历史和取得的伟大成就。接着,讲述生物科学的发展趋势和展望。最后,讲述认真学好生物课的重要意义,在学习中应该做到的几点。教学重点(1)当代生物科学的四个显著特点和发展趋势。(2)生命物质基础——蛋白体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和热情。教材处理在复习生物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重点通过举实例讲解生物学的发展趋势和展望。以求突出重点与攻克难点。结构生物基本特征实例→生物基本特征→明确生物与非生物区别→明确蛋白体是多分子体系→简要介绍18-19世纪生物科学成就→重点介绍20世纪生物科学成就(特别是我国)→例析生物学的发展趋势→对生物学发展前景的展望(分子生物学等)→明确生物科学是当代科学的前沿→强调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性→学习方法引导教法例析法为主(以高二知识引析生命的本质,以当代生命科学的成就例析特点与发展趋势)。教具准备①“生物应激性和适应性比较”投影片②生物学发展趋势图教学过程Ⅰ.复习导入描述“千年古莲”现象——得出: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提问:生物具有的基本物怔有哪些?(学生回答后小结导入)Ⅱ.新课讲授一.生物的基本特怔:①生物体都具有严整的结构。②生物体都有新陈代谢作用。③生物体都有生长现象。④生物体都有应激性。⑤生物体都能生殖和发育。⑥生物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析:①除病毒、类病毒等少数种类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而病毒与类病毒也有其自身的严整结构形式(eg.噬菌体的结构)②这是生物的最基本特怔,它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也是生物与非生物的最根本区别所在。(eg.生殖、发育、遗传的基础)③新陈代谢包括同化与异化两方面,当同化作用超过异化作用时,生物就表现为生长现象。具体表现为生物体由小长大。④生物都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即具有应激性。一般地动物比植物反应要灵敏,神经反射也属应激性范围。(此应注意与适应区别)⑤这是生物的物种不应个体死亡而绝灭的原因所在。⑥生物既能相对稳定,又能向前发展的原因就是因为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现存的生物都是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否则早被自然选择所淘汰,而生物的生命活动也对环境造成具大的影响。(eg.人类的生产活动)地球上已经发现的约200万种生物均具有以上的特怔,但作为生命一词至今尚未完全解决,早在一百多年前,恩格斯曾经提出“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的论点。现代生物科学的成就证明了他的论点是正确的,但对“蛋白体”的内容的认识,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发展了。现代生命科学证明:作为生命物质基础的蛋白体,是以核酸和蛋白质为主的、复杂而有序的多分子体系。二.生物学的发展和成就:生物科学在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中产生,并且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发展。18世纪,生物学主要是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分类,人们做了大量的搜集和整理事实、资料的工作。19世纪,资本主义处于上升阶段,对于生物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个时期,生物学家更多地应用实验手段进行研究,在比较解剖学、细胞学、胚胎学和古生物学等许多方面都取得新的进展,其中最伟大的成就是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的出版,标志着以自然选择学说为中心的科学进化论的形成。它使生物学最终摆脱了神学的束缚,开始全新的发展。20世纪以来,随着物理学和化学的渗透,实验生物学和遗传学的进步,生物化学和微生物学的发展,使生物学的研究对象,逐渐集中在与生命本质密切相关的生物大分子上,主要是核酸、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