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身工夏衍一、时代背景:在20世纪30年代,具体来说是1932年“一二·八”事变以后到抗日战争以前这一个时期,此时的中国是个什么情况:国民党统治黑暗,民不聊生;军阀混战,黑天暗地;列强的经济入侵日益加剧。中国的农村在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下日益破产,加上地主的剥削和天灾的影响,农民生活极为痛苦。在靠近上海的苏北地区的农村,每年有大批无法生活的农村女孩沦为了包身工。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逐步步深入,我国人民的抗日情绪不断高涨,上海工人运动十分活跃。日本资本家为了避免罢工的威胁,就更大量地雇用包身工来代替普通的自由劳动者。二、作者简介:夏衍,我国著名戏剧家、翻译家,原名沈端先,浙江杭州市人,曾经留学日本,回国后从事文艺工作,是左翼作家联盟的发起人之一。主要作品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等,建国后把文学名著《林家铺子》《祝福》改编为电影剧本。三、字词疏通:•注音夏衍()汀()游说()辊()栅()趾()骷()髅•解释词语或加黑字吆喝:大声喊叫生杀予夺:指统治者掌握生死赏罚的大权呻吟:病痛时口中发出的声音一听天命:一,全部、都契据是实:是,此yǎntīngshuìgǔnshānzhǐkū四、本文体裁:报告文学•报告文学报告文学是采取文学手段及时地反映真人真事的一种新闻文体,具有新闻性和文学性的特点。作者为什么用报告文学这种体裁而不用小说,因为作家觉得小说具有虚构的特点和经常运用夸张的手法,所谓小说家言,不足为信。作者怕人们觉得这种事是作家杜撰的,在生活中不会发生。而用报告文学这种形式就会显得更真实,更有震憾力,更能引起人们的关注,更能引起人们“灵魂的震动”。五、整体感知课文1.通读课文,用你自己的语言给“包身工”下定义?明确:包身工是指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上海的东洋纱厂等外国工厂里为外国人做事的一些女工。她们原本是一些贫穷困苦、无路可走的农村女孩,因为被诱骗而签订了包身契,失去了自由,劳无所得,沦为赚钱的机器,命运极其悲惨。2.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概括包身工生活•衣:她们没有例外的穿着短衣,上面是褪色和油脏了的湖绿乃至莲青的短衫,下面是玄色或者是条纹的裤子,长头发,很多还梳着辫子,破脏的粗布鞋,缠过未放大的脚,走路也就有点蹒跚的样子。•食:一洋铅桶浆糊一般的薄粥、两粥一饭,中午的饭由老板差人给她们送进工厂。粥里面是较少的籼米、锅焦、碎米和较多的乡下人用来喂猪的豆腐渣。莴苣的菜叶就是难得的菜肴。•住:蜂窝般的格子,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楼下,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十七八个“猪猡”,在充满了汗臭、粪臭和湿气的空气里面。长方形的,红砖墙严密地封锁着的工房区域,像格子笼一般分得均匀,平均住着三十二三个“懒虫”和“猪猡”。•行(上工):包身工没有自由,只能在严密监视下往来了工房和工厂之间,两点一线,终日面临着音响、尘埃和湿气的三大威胁,“人人得而欺之”。课内思考读到这些,你有何感受呢?在保护人权的口号响彻全球、人道主义旗帜插遍世界的今天,每当说起他们的故事,对他们悲惨命运的同情,对他们苦难遭遇的不平,对这种野蛮剥削制度的愤慨之情油然而生。六、重点分析包身工的实例:•芦柴棒有一位包身工,不知道她的真实姓名,只知道她十五六岁,有一个外号叫“芦柴棒”,她为什么会叫“芦柴棒”,那是因为她瘦得像芦棒梗一样。就是这样一位女孩,当她生病时,会得到怎样的“医治”?→虐待芦柴棒的动词:抓、摔、踢、泼。→怎么样给她“医”病:生病的时候,老板也会很可靠地替厂家服务,用拳头、棍棒或者冷水来强制她去做工。•小福子→为什么受惩罚:整好的烂纱没有装起→受到什么惩罚:殴打、顶皮带盘心子→受到哪些人惩罚:拿莫温、东洋婆、带工老板→受惩罚的时间:两个小时以上“人人得而欺之”。小福子受罚的描写表现了包身工受罚的随意性、残酷性、多样性和时间长等特点,典型地表现了她们受压迫的惨重,具体而又深刻地揭露了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相勾结、任意凌辱工人的罪行。可以看出中外剥削者凶残的面目。七、包身工制度1.产生历史原因:在帝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