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枢密韩太尉书 苏 辙 阅读提示:苏辙和韩琦 苏辙 (1039-1112) ,字子由 , 号颖滨遗老,,眉州眉山 ( 今属四川 ) 人,苏轼之弟。北宋著名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 与父苏洵、兄苏轼齐名 , 合称”三苏”。 韩太尉指韩琦。宋仁宗嘉佑元年曾任枢密使,掌军事;汉代太尉亦掌军事,故又称韩太尉。文章题目即两者兼顾,说的是一种官职。 四川眉山三苏祠 阅读提示:本文写作特点 本文是一篇书信体散文。在封建社会,文人上书社会名流表达拜见这种愿望的书信体散文很多,但像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这样成为名篇佳作的却寥寥无几。本文之所以能长久为人传诵,有两个独特之处:一,作者不像一般拜见者那样在文章中一味的降心辱志,卑词厚谀,而是表现了一种高雅拔俗的姿态;二,提出了激发志气、养气为文的文学见解,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有一定的地位和价值。 阅读提示:苏辙的“文气论” 苏辙的文气论在我国文学批评史上有一定地位。虽然“气”看似一种无影无形、玄妙非常的东西,但在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学批评中,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所说的“气”,大略是指人的胸襟气度、识见情趣、学问阅历等。作者认为“文”不过是“气”的一种表现形式,如果刻意学习写作技法,决然写不出好文章来——为文之前必先养气,然而“气可以养而致”,决不是与生俱来,一成不变的。这些观点阐明了文章风格与人的气质修养之间的关系,强调了后天实践的重要性,因而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太尉执事﹕辙生好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 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 游,故其 文疏荡,颇有奇气。 侍从文章是由气形成的 , 然而文章不能靠学来达到好 ,气质却可以靠加强修养得到它培养 正大刚直的气质宽大厚重宏伟博大 充满相当饱览豪杰来往洒脱而不拘束 很 奇特的气概 此二子者,岂当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過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 ,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 发其志气。 难道 曾经 精神气质充满在他们的胸中 洋溢在他们的外表反映在他们的言辞里,表现在他们的文章中交往乡里扩大自己的视野陈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