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学国学 1.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论语·为政》 【译文】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樊迟说:“不要违背礼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评说】 孔子极其重视孝,要求人们对自己的父母尽孝道,无论他们在世或去世,都应如此。但这里着重讲的是尽孝时不应违背礼的规定,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孝。可见孝不是空泛的、随意的,必须受礼的规定,依礼而行就是孝。 2.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论语·为政》 【译文】 季康子问道:“要使老百姓对当政的人尊敬、尽忠而努力干活,该怎样去做呢?”孔子说:“你用庄重的态度对待老百姓,他们就会尊敬你;你对父母孝顺、对子弟慈祥,百姓就会尽忠于你;你选用善良的人,又教育能力差的人,百姓就会互相勉励,加倍努力了。” 【评说】 本段文字是在谈如何从政的问题。孔子主张“礼治”“德治”,这不单单是针对老百姓,对于当政者仍是如此。当政者本人庄重严谨、孝顺慈祥,老百姓就会对当政的人尊敬、尽忠又努力干活。 一、作者名片 夏衍(1900-1995),中国剧作家、电影艺术家、社会活动家。原名沈乃熙,字端先,浙江杭县(今杭州)人。早年留学日本,1927年回国后从事文艺工作。曾参加太阳社,是左翼作家联盟的发起人之一。抗日战争期间,主编《救亡日报》和重庆《新华日报》副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全国文联常务委员、文化部副部长、全国文联副主席等职。 主要作品:剧本《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赛金花》等,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剧本有《祝福》《林家铺子》等。 二、背景介绍 本文是作者于 1935 年经过几个月的调查研究、实际考察之后写出来的。1936 年发表在《光明》(左联机关刊物)的创刊号上。它反映的是“一·二八”以后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前这一时期国民党统治区的黑暗社会现实。那时,中国农村在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下, 经济日益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东部沿海地区大批破产农民涌向城市,为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提供了廉价劳动力,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