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时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目标导航 1.会用二次函数、分段函数等函数模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重点) 2.会根据所给数据选择合适的函数模型进行拟合.(难点) 2 新视点·名师博客 1.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思路和基本步骤 (1)解应用题的一般思路可表示如下: (2)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2.自建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1)函数模型的定性判断 ①根据收集到的数据,作出散点图,通过观察图象选择适合的函数模型. ②根据已有图形、表格结合客观现实,寻找合适的函数. (2)列函数关系式的方法 ①待定系数法.已知条件中已给出了含参数的函数表达式,或可确定函数类别,此种情形下应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函数表达式中的相关参数(未知系数)的值,就可确定函数表达式. ②归纳法.先让自变量 x 取一些特殊值,计算出相对应的函数值,从中发现规律,再推广到一般情形,从而得到函数表达式. ③方程法.用 x 表示自变量及其他相关的量.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运用已掌握的数学、物理等方面的知识,列出函数关系式,此种方法形式上和列方程解应用题相仿,故称为方程法.实际上函数关系式就是含 x,y 的二元方程. 3 新课堂·互动探究 考点一 利用已知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例 1 2014·汕头高一检测某种商品在近 30 天内每件的销售价格 P(元)和时间 t(天)的函数关系为: P= t+200<t<25,-t+10025≤t≤30. (t∈N*) 设该商品的日销售量 Q(件)与时间 t(天)的函数关系为 Q=40-t(0<t≤30,t∈N*) ,求这种商品的日销售金额的最大值,并指出日销售金额最大是第几天? 分析:日销售金额=日销售量×日销售价格,而日销售量及日销售价格(每件)均为 t 的一次函数,从而日销售金额为 t 的二次函数. 解析:设日销售金额为 y(元),则 y=PQ, 所以 y= -t2+20t+8000<t<25,t2-140t+4 00025≤t≤30.(t∈N*) ①当 0<t<25 且 t∈N*时,y=-(t-10)2+900, 所以当 t=10 时,ymax=900(元). ②当 25≤t≤30 且 t∈N*时, y=(t-70)2-900, 所以当 t=25 时,ymax=1 125(元). 结合①②得 ymax=1 125(元). 因此,这种商品日销售额的最大值为 1 125 元,且在第 25 天时日销售金额达到最大. 点评:(1)本题属于分段函数型最值问题,处理该类问题的一般思路是:分类求解,合并处理. (2)求分段函数的最值时,要求出每一段上的最值,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