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记念刘和珍君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鲁迅 (1881-1936)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原名 ,字 ,浙江绍兴人。1918 年 5 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1921 年 12 月发表的中篇小说 ,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作者简介周树人豫才《狂人日记》《阿Q正传》作品集有:小说集《 》《 》《 》(历史小说〕散文集《 》散文诗集《 》杂文集《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朝花夕拾野草“ 三一八”惨案 大沽口事件发生以后,北京人民五千多人于 3 月 18 日在天安门前举行集会,共产党人李大钊在会上作了演讲。会后,两千多名群众组成请愿团,到段祺瑞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随后,士兵们又手持大刀、铁棍追杀群众。打死 47 人,伤200 多人,制造了屠杀爱国民众惨案,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慨,段祺瑞为了推卸罪责,反而污蔑死难群众是“暴徒”。反动军阀的一些走狗文人如陈西滢等也制造流言,发表文章,诬蔑爱国学生是“受人利用”,被“民众领袖” 盲目地引入“死地”。 写作背景 当噩耗传来的时候,鲁迅无比愤慨,爱国学生被残害,他万分哀痛。他写了好几篇悼念文章,并指出:“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说,绝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记念刘和珍君》是这些悼念文章中影响最大的一篇。刘 和 珍 • 刘和珍 (1904 一 1926) ,女,原籍安徽合肥,生于江西南昌。 1923 年秋,刘和珍从江西来到北京,考入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预科,后升人女师大英语系。 1926年 3 月 18 日,她不顾病痛,带队出发开始示威游行。在铁狮子胡同段祺瑞执政府门前,卫队把罪恶的枪口瞄准了刘和珍。刘和珍亲属回忆 刘和珍当年的未婚夫在一篇纪念文章中曾记述一件事,当刘和珍被杀害后,弟弟刘和理不知情下还寄出过一封信,在信中 , 他对姐姐说:“母亲因病手,我已经学会了做饭,姊姊暑假回家时,请吃我做的好饭吧!”刘和珍的后人回忆这段姊弟情谊时,都唏嘘不已。 刘和珍 , 江西南昌人 , 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自治会主席 , 遇害时年仅 22 岁。长歌当哭徘徊菲薄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