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臧克家( 1905~2004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臧克家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壮别天涯未许愁,尽将离恨付东流。何当痛饮黄龙府,高筑神州风雨楼。 ——李大钊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五人墓碑记张 溥时代背景: 明代万历、天启年间,统治阶级内部斗争十分激烈。皇帝昏庸,不理朝政,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专横跋扈,排斥异己,一般正直的士大夫皆蒙其害。顾宪成等一批有识之士,在无锡东林书院以讲学为名,指斥时政,被称为“东林党”,受到人民同情。天启六年( 1626 年)在苏州的东林党人周顺昌因指责魏忠贤而被逮捕,激起了苏州人民久积的义愤,与差吏发生了武斗,打死了两名官差。事后,在这一事件中英勇斗争的五人,挺身自投,从容就义。这件事后,不到一年崇祯皇帝即位,阉党败势,魏忠贤畏罪自缢。苏州人民毁掉魏忠贤生前的祠堂,并在那里筑墓重新安葬了五人,并立碑以为纪念。作者就为此写了碑记。 碑记 又称“碑志”,刻在墓碑上,用于叙述死者生前的事迹,评价、歌颂死者功德。有关作者 本文选自《七录斋集》,张溥( pŭ)幼年勤奋好学,所读之书都要亲手抄写,抄好朗读之后烧掉,再抄,一直要抄到六七遍,因此,他的书斋起名为“七录斋”。字音•张溥 (pǔ)•蓼洲( liǎo )•被逮( dài )•旌其所为( jīnɡ )•十有一月( yòu )•皦皦 (jiǎo)•赀财 (zī)•缇骑( tí )( jì )•抶而仆之 (chì)(pū) •乘其厉声以呵( chénɡ )•溷藩( hùn )( fān ) •傫然( lěi )•詈( lì )•曷( hé )故•逡巡 (qūn)•投缳( huán )•佯狂 (yáng)•赠谥褒美( shì )•户牖 (yǒu)•冏卿 (jiǒng)翻译课文并归纳文言知识: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 liǎodàicí在取独被(正义所激怒) 焉,兼词,相当于“于是”、“于之” ( 墓中的这)五(个)人,(是)周蓼洲先生被(阉党)逮捕时,被正义所激怒而牺牲在这件事上的(人)。 这是一个用“者也”表达的判断句翻译课文并归纳文言知识: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