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 席幕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作者:黄河浪 认识作者:• 黄河浪,原名黄世连, 1941 年 3 月 27 日生于福建省长乐县。 1975 年 9 月赴港定居,从事绘画工作,坚持业余文学创作。• 主要文学作品:• 诗集:《海外浪花》• 《大地诗情》• 小说:《失落的珍珠》• 《大乡里进医院》• 《香港式的烦恼》• 散文:《故乡的榕树》• 《两代人》 《故乡的榕树》•1979 年,黄河浪的散文《故乡的榕树》荣获香港第一届中文文学奖散文组冠军•获奖后,被海外十多家报刊转载 榕树是一种生命力旺盛的树种,其主干一般难以存活200年以上,但其身上不断萌生的气根入地后会长成新的枝干,以取代老朽的主干,因而在历经沧桑后仍能显出勃勃生机。 徐闻下桥镇有棵榕树“母生子”,“子生孙”,竟占了近 3 亩的地盘,形同一个小公园。一眼看去,还以为这 100 多棵榕树是一棵一棵单独生长的树,但走近细看,这一百多棵榕树无不“血肉相连”,竟只是一棵榕树!原来,该榕树的气根落地扎根又为一树,共衍生出百多棵。 福建早在唐代就有大量榕树自然繁衍,“榕城”雅号由此而来。宋代时,福州开始大规模人工植榕,著名书法家蔡襄曾组织在福州至漳泉的驿道旁种植榕树,开创了官府植榕的先河,而紧随其后到福州任太守的张伯玉又进一步推行了“编户植榕”,3年间共植榕上万株,使城区呈现出“绿荫满城、暑不张盖”的景观。 千百年来,福建人对榕树情有独钟,即便是大兴土木,也是循着能留即留,能移即移的规则,对榕树加以保护。目前福州全市榕树中,上百年的约有600株、上千年的有6株。 请同学们思考 : 作者写作重点是生长在故乡的榕树。 1 、根据课文的标题,可以推测出作者写作的重点是什么 ? 2 、根据作者的生平,可以推测出他会以怎样的心情来写? 由于作者客居他乡,所以他很有可能会以思乡怀旧心情来创作本文。 思乡怀旧是散文常见的主题。人们常借别具深意的物或富有特色的景来抒发思乡之情。 本文的作家黄河浪,因为生于榕树之乡福建,而把思乡之情寄托在榕树这种景上。他故乡的榕树有什么独特之处,使他激情澎湃、文思涌动,写下本文呢? 香港住所的榕树大陆故乡的榕树香港住所的榕树眼前回忆眼前基本思路 一、课文写了哪些地方的榕树?据此可以将文章分为几个层次?三个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