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课 时评两篇 时评是针对社会与时政发表评论的一种特殊的议论文(面对的是真实的情境,召唤的是真实的判断)。 通常的说法,时评即时事评论,包括国际和国内。国际的姑且不论,国内的主要是关于时风的评论。 所谓时风,既可以指一个时代的风气,也可以指一个时期、一时的风气。 风气,则包括国风、党风、政风、官风、民风、行风、学风等等。 时评的兴起,正在改变着社会的舆论生态。人们通过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 更多地参与到公共事务中来使民间的声音日益壮大。车队与红灯思考:消息 2 :根新华社 3 月 1 日的消息:今年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乘坐的车辆不再是一路绿灯。消息 1 :据《北京娱乐信报》 7 月 29 日报道:近日,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研究课题组”发表了《当代中国社会流动报告》,该项研究在分析社会地位变迁时,十分注重家族影响,称:“ 1978 年后,国家干部录用过程中对‘学历’的强调使干部直接将自己的子女安排进国家机关的概率得以降低 ……”小组讨论,对此发表评论。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阅读文章,说说文章关注的是什么社会现象,理出作者的思路。摆现象:“两会”车队不再一路绿灯。( 1 )分析论证惯例现象:车队扰民( 2—3 )挖掘根源:特权思想( 4 )摆事实:用詹姆士一世的例子说明法律高于一切( 5 )结尾亮出观点:法规面前无特权( 6 )车队与红灯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中心句子。 北京对“两会”车队与社会车辆一视同仁,谁遇红灯谁让道,事情虽小,意义深远,体现的是交通法规面前无特权。提示: 1 、题目为“车队与红灯”——车队指什么车队,它与红灯怎样联系在一 起? 2 、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讨论:观点一:本来,“两会”召开是国家大事,为保障“两会”的顺利进行,“两会”车辆由警车开道赴会,这没什么不对的。以前的那种处理方式,保障会议的顺利进行,应该说是很有效率的。观点二:警车开道闯红灯之类的特权,人为地造成一种高高在上的误解和隔阂,代表有超出代表之外的特权享受,人民则有理由怀疑代表的忠实。代表是代表人民开会,人民并没有给代表可以违反交通规则闯红灯之类的特权。 结合文章论述,你更加倾向于认同哪一种观点?并说说你自己的理由。 中秋节的时候,同学们一定会做的事情是什么? 你们吃的月饼一般是自己花钱去商店买的吗? 吃月饼的时候,同学们最在乎的是什么? 中秋吃月饼,和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