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文言句式、用法及翻译 最新《高考语文考试大纲 ( 课程标准实验版 ) 》对本考点的要求是: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从阅读材料中选出带有重要文言现象的语句进行翻译的传统仍会继续。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是文言阅读中的一种综合性考查方式,重点考查对判断、被动、省略、倒装、固定结构、词类活用等句式的理解和把握。从命题形态看,一般是结合文言翻译考查句式和用法,单独对句式进行考查的题型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没有出现。 (2010· 新课标全国卷 )( 阅读文本见文言实词中的“真题起跑线”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贼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而上。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遇偾军夺舟弃江中,浮断木入苇洲,采莲实哺儿,七日不死。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文的句子。注意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语法现象。 (1) 句中需注意的关键词是“以” ( 利用 ) 、“乘” ( 趁着 ) 、“缘” ( 沿着 ) 、“堞” ( 城墙的垛口 ) 。 (2) 句中需注意“弃江中”的省略和“浮断木”的句式特点,以及“实”的意义。 “弃 ( 之于 ) 江中”,“莲实”,莲子。【参考答案】 (1) 贼寇进攻三天不得入城,利用大船趁着涨水,沿着船尾攀爬城墙的垛口上去。 (2) 遇上败军抢走船只,把他们丢弃在江中,靠着断木漂浮进入芦苇洲中,采摘莲子喂养小儿,七天都未死去。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