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2 7.4.2 《线性规划》说课《线性规划》说课案案7.4.2 7.4.2 《线性规划》说课《线性规划》说课案案一、说教材二、说教法与说法三、说教学程序四、作业布置五、板书设计六、课后反思一、说教材• 1 、教学内容• 2 、教学目标• 3 、教学重点与难点• 4 、教材分析一、说教材 1 、教学内容:“线性规划”这节课属于人教版高中数学(试验修订本 · 必修)第二册(上)中的第七章第四节第二部分的内容,是继上一节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的后续内容,也是在学习了直线方程的基础上,介绍直线方程的一个简单应用 , 适用于高中二年级。这是新教材改版之后增加的一个新内容,反映了《新大纲》对数学知识在实际应用方面的重视,使数学更接近于生活,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线性规划是利用数学为工具,来研究在一定的人、财、物、时、空等资源条件下,如何安排,达到用最少的资源取得最大的效益。它在工程设计、经济管理、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应用非常广泛。当然 , 我们目前所学的线性规划只是规划论中的极小一部分,但这部分内容,也能体现数学的工具性、应用性,同时也渗透了化归、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为学生今后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一种重要的解题方法——数学建模法。 • 2 、教学目标• ( 1 )使学生了解线性规划的意义 , 掌握线性约束条件、线性目标函数、可行解、可行域、最优解等概念;• ( 2 )使学生了解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并会用图解法求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 ( 3 )渗透集合、数形结合、化归的数学思想,以培养学生主动“用数学”的意识及创新能力;• ( 4 )能应用线性规划的图解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线性规划的图解法及如何把实际问题转化成线性规划问题 教学难点:如何把实际问题转化成线性规划问题,如何寻找线性规划问题中的最优解特别是整数解。 4 、教材分析 由于线性规划的有关概念比较抽象,按高二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认知水平难以透彻理解,教材也采用了描述性定义的方式,故只要求学生达到了解的层次。另外,本节课初次接触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再加上学生对代数问题等价转化为几何问题有一个接受与消化的过程,故也要求学生达到了解的层次。教学中应把重点放在让学生体会数学中的化归、数形结合等思想,培养学生识图、画图的观察能力和联想能力。• 二、说教法与学法• 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