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优化总结专题探究精讲本章优化总结知识体系网络知识体系网络专题探究精讲三种算法语言的转换三种算法表述——自然语言、框图语言、程序语言之间是密切联系的,它们之间可相互转换.下列是某个问题的算法程序,将其改为程序语言,并画出框图. 算法: 第一步,令 i=1,S=0. 第二步,若 i≤999 成立,则执行第三步. 否则,输出 S,结束算法. 第三步,S=S+1i. 第四步,i=i+2,返回第二步. 例例 11【思路点拨】 由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可看出,是累加运算,可用循环语句. 【解】程序如下S=0i=1WHILE i<=999 S=S+1/i i=i+2WENDPRINT SEND 框图如下:【思维总结】 无论用哪种语言表示算法程序,都要通过“试运行”来检查是否严谨的解决问题.算法在函数、数列、几何问题中的应用算法的应用比较广泛,近几年的高考中,用框图求解函数、方程、数列、几何问题较多 . (2010 年高考课标全国卷 ) 如果执行如图所示的框图,输入 N = 5 ,则输出的数等于( )例例 22A.54 B.45 C.65 D.56 【思路点拨】 通过试运行,可知本框图是数列裂项求和的问题: 11×2+ 12×3+ 13×4+ 14×5+ 15×6. 【解析】 第一次运行 N=5,k=1,S=0,S=0+ 11×2,1<5 成立,进入第二次运行;k=2,S= 11×2+ 12×3,2<5 成立,进入第三次运行;k=3,S= 11×2+ 12×3+ 13×4,3<5 成立,进入 第四次运行;k=4,S= 11×2+ 12×3+ 13×4+14×5,4<5 成立,进入第五次运行;k=5,S=11×2+ 12×3+ 13×4+ 14×5+ 15×6=1-16=56,5<5 不成立,此时退出循环,输出 S. 【答案】D【思维总结】 本题是“直到型循环结构”,要运行 5 次才结束.例例 33 (2010 年高考山东卷 ) 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 x = 10 ,则输出 y 的值为________.【思路点拨】 本题是计算函数y=12x-1 的值.当不满足条件时,用上一次的函数值作为 x 值代入计算. 【解析】 当 x=10 时,y=4,不满足|y-x|<1,因此由 x=y 知 x=4.当 x=4 时,y=1,不满足|y-x|<1,因此由 x=y 知 x=1.当 x=1 时,y=-12,不满足|y-x|<1,因此由 x=y 知 x=-12.当 x=-12时,y=-54,此时,-54+12 <1 成立,跳出循环,输出 y=-54. 【答案】 -54 【思维总结】 当不满足 |y - x|<1 时,将 y的值赋给 x 作为自变量,重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