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施耐庵施耐庵《水浒》第十回《水浒》第十回 施耐庵施耐庵 ( 1296~1370 )元末明初人。曾考中进士,做过两年官,后来弃官回乡闲居,从事写作。 《水浒》也称《水浒传》、《忠义水浒传》,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其作者历来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施耐庵。 《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这部是作者在民间传说、话本、杂剧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它艺术地再现了梁山泊农民起义的产生、发展经过、直至失败的过程,歌颂了以宋江为首的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精神,揭露北宋王朝朝政的黑暗腐败。 作者简介 《水浒传》中的英雄们都是被逼上梁山的,而其中最具有典型意义的就是林冲。他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地位不低,又有一个贤惠的妻子和美满的家庭,使他对封建统治者和自身的前途抱有幻想。他虽然武艺高强,对“屈沉在小人之下”有满腔怨愤,却也养成逆来顺受、忍辱妥协的性格。像他这样的人是很不容易加入农民起义队伍的,然而他偏偏被逼上梁山。事情的起因是:他妻子往岳庙烧香还愿,遇上高太尉(高俅)的义子高衙内。高衙内看上了他的妻子,便进行调戏。他闻讯赶来,于怒喝声中举拳欲打时,一看是上司的儿子,“先自手软了”。不但自己不敢打,甚至阻拦鲁智深去追高衙内,说是“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这一次”。这里,第一次显示出林冲屈辱忍让的性格。但是逆来顺受并不能使林冲摆脱困境。陆谦与高衙内进一步设下陷阱,让林冲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道,遇险野猪林……在一个接一个的打击迫害下,林冲的反抗性格逐步强化。尽管如此,他依然想从妥协退让中寻求苟安,没有放弃“挣扎着回来”的幻想。林冲这种矛盾心理,在本课中达到高潮。 沧州遇旧( 1 )开 端 发 展 ( 2~5 )( 10~12 )( 6~9 ) 高潮和结局酒店密谋小二生疑询问实情买刀寻敌买刀寻敌庙里借宿真相大白奋起杀敌到草料场草厅交割酒店沽酒过 渡雪夜报仇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11 ):沧州遇旧):沧州遇旧(开(开端)端)△△ 课文开头一段“闲话”对表现林冲的思想变课文开头一段“闲话”对表现林冲的思想变化有什么作用? 化有什么作用? 一是插叙二是对话安分守己、忍辱负重、听天由命、逆来顺受、委曲求全、不思反抗的软弱性格扶危济困、侠肝义胆、心地善良、有正义感,反映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11 ):沧州遇旧):沧州遇旧(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