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例题敲门设题方式备考指南随堂演练课外作业 1. 感受命题类型2. 体会解题思路学习目标 儒家宣扬“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论语 · 宪问》),道家主张“圣人处无为之事”(《老子 · 第二章》),两者存在明显差异。但这种差异并非截然对立,只是它们关注的问题及角度不同,提出的解决方案不同而已。这种差异的存在也使得它们有可能、也有必要各取所长,融会贯通。事实上,孔子所言“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 · 泰伯》)本身亦即为“儒道互补”的明证。例题敲门材料: “ 儒道互补”构成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文化心理,自孔子、老子之后两千多年中,一直是中国思想文化演进的主要内容。各个时代的人们,大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拿起它来武装自己,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哪怕来到充满竞争的当今社会,重提“儒道互补”无疑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例题敲门 例题敲门1.“ 事实上,孔子所言‘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 隐’本身亦即为‘儒道互补’的明证”,结合文 段,请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 分)2.“ 哪怕来到充满竞争的当今社会,重提‘儒道 互补’无疑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请就 “ 儒道互补”的理念对当今竞争社会的积极意 义这一点加以探究。( 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 题。( 9分) 题目: 1.“ 事实上,孔子所言‘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 隐’本身亦即为‘儒道互补’的明证”,结合文 段,请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 分) 示例:“天下有道则见”,主张国家“有道”则出仕,体现了儒家“有为”的思想;( 2 分)“无道则隐”,国家“无道”则安于贫贱,决不阿世求荣,这与道家“无为”的思想一致。两者合而为之,其本身就是“儒道互补”的体现。( 2 分)例题敲门 2.“ 哪怕来到充满竞争的当今社会,重提‘儒道 互补’无疑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请就 “ 儒道互补”的理念对当今竞争社会的积极意 义这一点加以探究。( 5 分) 示例:面对竞争,我们既要用儒家积极有为的态度去对待每个过程,执着前行,锐意进取,不轻言放弃;同时,又要用道家超逸无为的思想调节紧张心态,做到淡泊名利,洁身自好,遭遇失败更要超然通达。(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例题敲门 设题方式1. 材料上,文字较长,两三百字左右;围绕 已学经典中的概念和思想来组织;或全为浅 易文言选段,但更有可能是“文白夹杂”。2. 题目上,总分值 9 分左右;往往设置两道小 题,呈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