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莱( 1792—1822 ), 19 世纪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 诗人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抒情诗及政治诗,《致云雀》、《西风颂》、《自由颂》、《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暴政的假面游行》等诗都一直为人们传唱不衰。 • 出生在一个古老而保守的贵族家庭。少年时在皇家的伊顿公学就读。 1810 年入牛津大学学习,开始追求民主自由。 1811 年,诗人因为写作哲学论文推理上帝的不存在,宣传无神论,被学校开除;也因此得罪父亲,离家独居。 1812 年,诗人又偕同新婚的妻子赴爱尔兰参加那儿人们反抗英国统治的斗争,遭到英国统治阶级的忌恨。 1814 年,诗人与妻子离婚,与玛丽小姐结合。英国当局趁机对诗人大加诽谤中伤,诗人愤然离开祖国,旅居意大利。 1822 年 7 月 8 日,诗人出海航行遭遇暴风雨,溺水而亡。西风颂的写作背景• 一个秋日的午后,诗人雪莱在意大利佛罗伦萨近郊的树林里漫步。突然狂风大作,乌云翻滚。到了傍晚,暴风雨夹带着冰雹雷电倾盆而下,荡涤着大地,震撼着人间。大自然威武雄壮的交响乐,触发了诗人的灵感,他奋笔疾书,谱写了不朽的抒情短诗《西风颂》。这是 1819 年的事情。 时代背景• 当时,欧洲各国的工人运动和革命运动风起云涌。英国工人阶级为了争取自身的生存权利,正同资产阶级展开英勇的斗争,捣毁机器和罢工事件接连不断。法国自拿破仑帝制崩溃、波旁王朝复辟以后,阶级矛盾异常尖锐。拿破仑帝国的解体也大大促进了西班牙人民反对异族压迫和封建专制的革命运动, 1819 年 1 月,终于响起了武装起义的枪声。就在武装起义的前夕,雪莱给西班牙人民献上了《颂歌》一首。在意大利和希腊,民族解放运动方兴未艾,雪莱的《西风颂》发表不久,这两个国家也先后爆发了轰轰烈烈的武装起义。《西风颂》• 对自然景物的描写集中在前三节:第一节• 第一节,写大地上的景象。• 在西风狂暴的吹拂下,落叶翻滚,黑暗的泥土里也有种子沉睡,等待来年将“色和香充满了山峰和平原”。• 在一片肃杀、衰败的秋景中,还暗藏着来年的生机,而西风就是这一进程的推动者。第二节• 第二节,诗人的笔触转向了高空• 写西风怎样撕扯流云,让它们在天穹中形成雷雨• 大自然的万钧之力由此显现。第三节• 转而描写海洋• 在西风的呼唤下,沉睡了一个夏天的地中海也苏醒过来,为西风让出道路,惊吓了海底的植物。《西风颂》前三节小结• 这三节诗中,诗人描绘了西风所到之处,自然世界发生了怎样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