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J·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 2 课时 比热容的应用和热量的计算快速对答案小 温度 比热容 少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讲评比热容 质量 变化知识要点 一知识要点 二快速对答案(1)6.3×104 (2)1.155×105 (3)20 5 (4)75 100(5)2.1×103 J/(kg·℃) 1②⑤⑦ 针对练习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讲评 2知识要点一 比热容的应用返回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当吸收或放出同样热量时,比热容较大的物质温度变化较 ________ 。因此,比热容大的物质对调节 _______ 有很好的作用。典例分析:生活中,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水的这个特征对气候的变化有显著的影响(如图)。 小温度知识要点一 比热容的应用返回【拓展】一般,一天当中沿海地区温度变化小,内陆地区温度变化大;一年之中夏季内陆比沿海炎热,冬季内陆比沿海寒冷。 比热容少知识要点二 热量的计算影响因素物质的 ___________ 、 ________ 、温度 ________计算公式吸热公式: Q 吸= cmΔt = cm ( t-t0 )放热公式: Q 放=cmΔt = cm ( t0-t )公式中 c 表示物质的比热容, m 表示物体的质量, t0 表示物体的初温, t 表示物体的末温, t - t0 表示物体吸热时升高的温度, t0 - t 表示物体放热时降低的温度易错提醒( 1 )运用热量计算公式时单位要统一, c——J/ ( kg·℃ ),m——kg , t——℃ ; ( 2 )“升高”“升高了”和“降低”“降低了”都表示温度变化量 Δt ,“升高到”和“降低到”都表示变化后的末温,例如,水的温度从 20 ℃ ( t0 )升高到 30 ℃ ( t ),升高了 10 ℃( Δt ),如图所示;变化返回比热容质量知识要点二 热量的计算易错提醒( 3 )公式 Q = cmΔt 适用于物体升温(降温)过程中吸热(放热)的计算,如果过程中存在物态变化,不能使用这个公式。例如,冰熔化为水时需吸热,但此时温度并没有发生变化热平衡在热传递过程中,若无热量损失,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将全部被低温物体吸收,即: Q 吸= Q 放返回知识要点一 针对练习返回1 .下列事例中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的是________ 。① 夏天,在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 ②北方楼房内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 ③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④洒水车洒水清洁马路 ⑤汽车发动机常用冷水来进行冷却 ⑥农民播种时,用盐水选种 ⑦生物体内水的比例高,有助于调节自身的温度②⑤⑦知识要点二 针对练习返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