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竺可桢像 竺可桢( 1890—1974 ),字藕舫,浙江绍兴人。中国气象学家、地理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现代气象事业创始人之一。对中国现代气象学和地理学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在研究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以及变迁方面,在研究物候学和自然科学史方面著有论文多篇,对台风、风暴也有研究,并重视和带头参加科学普及工作。在研究工作中注意结合生产实际,为农业服务。著有《竺可桢文集》和《竺可桢日记》等。目标一:通过学习本文,懂得文学与自然的关系 。 目标二:学习本文运用举例说明与分类说明说明事物。目标三:通过欣赏唐宋大诗人诗句受到审美醺陶,同时学习物候知识初步阅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思路。请同学从四个选项中选择自己认为正确的,并简述理由。 A ( 1 ) / ( 2 ) / ( 3 )( 4 )( 5 )( 6 )( 7 ) / ( 8 ) B ( 1 ) / ( 2 )( 3 )( 4 )( 5 )( 6 )( 7 ) / ( 8 ) C ( 1 )( 2 ) / ( 3 )( 4 )( 5 )( 6 )( 7 ) / ( 8 ) D ( 1 ) / ( 2 ) / ( 3 )( 4 )( 5 ) / ( 6 )( 7 ) / ( 8 )解答:第一段介绍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及人类研究它们的目的。第二段说明唐宋大诗人对物候歌咏的杰出成就及其原因。第三、四、五段具体说明唐宋诗人诗中植物所反映的物候知识。第六、七段说明唐宋诗人诗中候鸟所反映的物候知识。第八段总结唐宋诗人所吟咏的物候是因地而异、因时而异的。因此学生选 A 、 B 、 D 都有道理,关键看他们所述理由是否充分。 请你根据文中的介绍,给物候下一个定义 • 物候是一年中月、露、风、云、花、鸟推移变迁的过程。 阅读课文第一段回答下列问题 1 、文章开头所引两句诗的目的在于什么? 2 、文中哪些语句说明了人类研究大自然语言的目的?• 答案 1 :为了引出“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进而引出本文说明的目的。• 答案 2 :重要的是我们要能体会这种暗示,明白这种传语,来理解大自然,改造大自然。 2 、作者引明末学者黄宗羲的话的作用是什么?答案 1 :他们关心民生疾苦,搜集各地大量的竹枝词、民歌,又热爱大自然,善于领会鸟语花香的暗示,模拟民歌、竹枝词编成诗句。答案 2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道出了诗人为何能掌握大自然语言,编成诗句。阅读第二段回答下列问题:1 、唐宋大诗人为什么能对物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