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第十单元 酸和碱第 2 课时 中和反应及 pH考点梳理过关考点 1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6 年 6 考 特别提醒► (1) 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 CuO + H2SO4===CuSO4 + H2O 。(2) 治疗胃酸过多症的药物很多,但不能用 NaOH 和 Ca(OH)2 ,因为二者具有强烈的腐蚀性。(3) 改良酸性土壤,处理工厂的酸性废水,通常用熟石灰而不用氢氧化钠,因为熟石灰价格便宜。考点 2 溶液的酸碱度与酸碱性 6 年 6 考 想一想►使用 pH 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时,先用水将试纸湿润,会造成什么后果?待测溶液显中性时,测定结果无影响;待测溶液显酸性时,测定结果偏大;待测溶液显碱性时,测定结果偏小。辨一辨►1 .用 pH 试纸测得某溶液的 pH 为 5.5 。 ( × )2 . pH 小于 7 的雨水为酸雨。 ( × )【例 1 】 [2017· 襄阳中考 ]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 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 a 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NaCl 和 NaOHB .由 a 点到 b 点的 pH 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C. 向图中 c 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D. 该实验是将盐酸逐滴滴入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典型例题分析类型 1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B a 点时溶液的 pH 小于 7 ,溶液显酸性,说明稀盐酸有剩余,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 HCl 和 NaCl , A 错误;由 a 点到 b 点的 pH 变化过程,图像中 pH 值的变化是从小于 7 逐渐增大到等于 7 ,溶液由酸性变为中性,说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B 正确; c 点时溶液的 pH 大于 7 ,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 C 错误;图像中 pH 值的变化是从小于 7 逐渐增大到大于 7 ,可知原溶液显酸性,然后不断加入碱性溶液,使 pH 增大,说明是把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稀盐酸中, D 错误。解题方法► (1) 根据图像判断酸滴碱还是碱滴酸的方法:①pH 开始时的图像起点小于 7—— 碱滴酸;② pH 开始时的图像起点大于 7—— 酸滴碱。 (2) 如何判断滴定终点①当 pH= 7 时恰好中和完全。如酸滴到加有无色酚酞溶液的碱溶液中,若红色刚好褪去,溶液呈无色,则恰好完全反应;②如果酸滴碱时最终观察到溶液变为无色,则有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