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建立与君权的加强 清朝的建立和军机处的设置 明清的八股取士和文字狱 课堂小结第 10 课 明清专制集权的加强南宋 ·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书影 中央集权制度形成于秦,明清达到顶峰。明清时代,封建专制统治极大地强化,表现在许多方面。“文字狱”与八股取士,是其中的重要部分。 本课将告诉同学,明清时封建专制统治怎样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导入明朝的建立与君权的加强 元朝末年,统治腐朽、残酷,民不聊生。 1351 年,在颍 [Yǐng] 州爆发了由韩山童、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大起义。元末红巾军起义“ 龙凤通宝”(正反面)红巾军铸造的钱币刘福通立韩山童之子为小明王国号大宋 年号龙凤明朝建立元末农民起义形势示意图政治上:缓称王经济上:广积粮军事上:高筑墙1368 年初 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称帝明太祖朱元璋(一俊一丑)1328.10.21 ~ 1398.6.24 朱元璋幼名重八,又名兴宗,字国端。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人。出身贫寒,少年时在皇觉寺为僧。元末参加红巾军郭子兴部下反元,旋称吴国公,后称吴王。灭陈友谅、张士诚,出兵北伐,克燕京,历 15 年成帝业。1368 年初朱元璋应天称帝政权:明朝 年号:洪武朱元璋:明太祖1368 年秋统一全国明朝统治者加强君权的主要措施政治军事废除丞相制和中书省,权分六部设立内阁建立厂卫制度,实行恐怖专政思想文化八股取士,题目选自四书五经,禁锢思想大兴文字狱,加强思想控制君权的加强胡惟庸案大捕杀 胡惟庸(?~ 1380 ),安徽定远人。 1355 年投奔朱元璋。 1370 年升至中书省参知政事,后任丞相七年。 朱元璋感到胡惟庸是极大威胁,以“擅权枉法”罪把他逮捕,并将其处死,牵连被杀的官员贵族达 3 万余人,史称“胡狱”。 胡惟庸被杀后,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使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皇权极大加强。明太祖朱元璋1328.10.21 ~ 1398.6.24废除丞相制 在中央,废除了中书省和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全国军队由五军都督府统辖。在中央还设立了监督各级官吏的都察院。为帮助皇帝处理政务,明初形成内阁制度。 在地方,废除行省,设立了三司直属于中央。为监视官吏和镇压人民,明初设立了锦衣卫、东厂等特务机构。这表明封建君主专制极度的膨胀。明朝专制中央集权(标志着皇帝直接控制了朝廷的军政大权)皇 帝内阁都察院五军都督府中央地方(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三司)承宣布政使司民 政提刑按察使司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