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第九单元 溶液考点梳理过关考点 1 溶液的形成 6 年 3 考 一、溶液及其组成定义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① 均一 的、② 稳定 的③ 混合物 特征 ④ 均一 性、⑤ 稳定 性组成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质量关系 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辨一辨► 1 .溶液一定都是无色的。 ( × )2 .一种溶液里只有一种溶剂,但是可以存在多种溶质。 ( √ )3 .能与水反应的物质放入水中,生成物为该溶液的溶质,如氧化钙放入水中,溶质为氢氧化钙。 ( √ )4 .均一性是指溶液中任意一部分的组成、性质完全相同,稳定性是指任何情况下溶质都不会从溶剂中分离出来。 ( × )5 .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 × )二、溶解时的热现象 想一想►将氧化钙放入水中,溶液温度升高的原因是什么?将氧化钙放入水中后,氧化钙会和水发生化学反应,反应的过程中会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定义举例吸热一些溶质溶解于水后,整个过程中溶液温度降低① 硝酸铵 放热一些溶质溶解于水后,整个过程中溶液温度升高② 氢氧化钠 热现象不明显多数溶解于水后,整个过程中溶液温度不变③ 氯化钠 考点 2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6 年 5 考 辨一辨► 1 .饱和溶液不再溶解任何物质。 ( × )2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 × )3 .一定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度大。 ( √ )考点 3 溶解度 6 年 6 考 考点 4 溶液的浓度 6 年 7 考 【例 1 】 [2017· 青岛中考 ]( 双选 ) 右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 )解析: A 选项中 20℃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溶解度小,符合题意; B 选项中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物质,不符合题意; C 选项中 40℃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因此两种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符合题意; D 选项中 60℃ 时,将 80g 甲物质放入 100g 水中,只溶解 60g 甲物质,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之比是 3∶5 ,不符合题意。典型例题分析类型 1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A . 20℃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溶解度小B. 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物质C.40℃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