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信访工作机制经验交流xx县委、政府根据新形势下信访工作的新特点,按照决策科学、执行有力、监督有效的原则,通过采取建立组织体系,防范体系、依法信访体系和领导责任体系,实施“责、权、利”相结合,“绩、奖、惩”相统一的信访工作运行机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近几年来,xx县一直是全省的信访工作先进县,连年受到省、市有关部门的表彰。但在今年初,由于忽视了在农村体制和乡镇机构改革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一度出现了到京“告洋状”等非正常上访,给xx的形象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县委、政府针对这种情况,认真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认为:在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对信访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缺乏以全新的思维“跳出信访看信访”的意识,缺乏稳固的基础、防范的体系和长效的机制。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立足实际,改变观念,从治本堵源入手,加大防范和责任追究的力度,扎扎实实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减少信访问题的发生。——建立组织体系,重心向下转移。建立健全组织是做好信访工作的基础。该县在开展越级重复上访和非正常上访问题集中治理活动中,县常委召开了专题会议,研究成立了县、乡信访事项联合接处中心和复查复核办公室及电子投诉信息管理信息科,除充实信访局一名正科级干部外,又在县财政全供单位中择优选用5名工作人员调入信访局。同时,全县16个乡(镇)统一了信访办公室标准,完善了领导接待的制度,并且都有一名副科级干部任信访办主任,5万口人以下的乡镇,专职信访干部增加到了3人,各行政村的党支部书记明确为村级信访信息员和调解员,要求随时向乡里汇报信访方面信息。在此基础上,县直各一级单位和重点部门统一建立信访办公室,由一名分管责任人兼办公室主任,明确1—2名信访专职干部,实现了县信访局和乡镇(街道)、县直部门一个完整的信访网络体系。通过壮大信访工作队伍,增强了基层处理信访问题的能力,夯实了信访基础,使群众的问题有人管了,减少了上访第1页共4页量。——建立防范体系,关口向前转移。建立健全防范体系是做好信访工作的重要举措。该县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进一步加强了源头预防工作,明确要求乡镇(街道)、县直单位做决策、办事情必须充分考虑群众的切实利益,切实做到在稳定下加快发展。同时,进一步强化信访苗头排查和信息上报工作,乡(镇)XX县区直一级单位实行日排查和“零报告”制度,发现苗头性问题随时逐级上报,县信访局建立台帐,每天对全县不安定因素做到底子清,情况明,做到防患于未然。其次,县信访局对各单位排查出的信访苗头,属地解决情况及时进行督导检查,因案发单位稳控不力、处理问题不到位造成越级上访重访的,对该单位责任人予以全县通报批评。再者是每周召开一次各单位信访办主任和信访专干会议,对有信访问题的随时调度,每半月召开一次分管负责人和信访办主任例会,汇报信访工作情况,分析形势,研究对策,交流经验,制定下步计划,通过建立完善的防范体系,较好的做到了小问题不出村,一般问题不出乡,大问题不出县。——建立依法信访体系,打击向重点转移,建立依法信访体系,关键是要实现有序上访,既要为群众创造充分表达合理诉求的通道,又要严格规范群众的上访行为,切实维护社会政治大局的稳定,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保护合法上访,控制无理上访,规范非正常上访,惩戒违法上访”的原则,对群众的信访行为甄别界定后,依法依规进行处理。一是控制无理上访,对信访事项已处理复查到位,上访者仍提出无理过高要求的,进行公开听证,确实完全没有道理,又无实际困难的为无理上访,对无理上访者不予接待、登记和交办。二是规劝非正常上访,对违反《信访条例》规定,不到党政机关指定地点上访的,视为非正常上访,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严肃指出其行为的错误和危害,规劝他们通过合法途径反映自己的合法诉求。三是严惩违法上访。对采取过激方式,如围堵党政机关、赴京“告洋状”的视为违法上访,对不听劝阻的给予重点人物重点打击。在打击上,成立了依法处置违法上访领导小组,对违法者由信访部门依法提出建议,领导小组拍板,公安部门牵第2页共4页头,法、检两院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