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梦寻—— 统编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南方日报出版社统编版初中语文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语言目标 学习目标 思维目标 价值目标 1. 通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梳理 4 篇课文中的景物,读准、理解并积累独特的文言表达。2. 分析观察方法、景物特点及写法,从修辞、视角、感观、形态等角度品析表达效果。1. 分析比较 4 篇课文选景的不同,梳理景物特点,培养对比思维和归纳思维。2. 从修辞、视角、感观、形态、骈散结合、对偶韵语等角度分类归纳景物观察方法与写作技巧,培养归纳思维和想象思维。3. 借助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梳理课文情景关系,撰写游记,培养归纳思维与想象思维。通过“山水梦寻宫”场馆的规划设计,加深对自然山水和文人之趣的认知,感受人与自然相融共存的和谐关系,建立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审美趣味。第一课段巴东三峡馆第二课段奇山异水馆第三课段承天寺院馆第四课段寻境——灵感设计课段第一课段巴东三峡馆核心任务基于《三峡》内容,完成该场馆设计。学习任务 1通读全文,疏通内容与整体感知,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基于文中的文言表达,确定该展馆名称及展出的景物元素。2提炼文中景物特征,赏析作者描写三峡山水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手法,设计场馆动态场景素材拍摄脚本。3朗读感受本文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设计 AI 作者原声朗读脚本。4了解创作背景,体会作者文中寄寓的情怀,设计游览者与文中 AI 渔者对话的交互脚本。贰壹《 三峡》 课下 注 释 。贰工 具 书 : 《 古代 汉 语 词 典 》 ,北 京 : 商 务 印书 馆,2 0 1 4年 3 月 第 2 版 。学习资源 知识学习文言文用“文言”这种书面语写成的文章,包括先秦时期的作品,以及后世历代文人模仿先秦书面语写成的作品。活动准备四人一组学习过程环节一 造境——空间设计 1. 整体感知文本的大意内容,准确提炼描写对象及其特征,确定场馆名称和景点。2. 小组内进行交流分享,确定组内一个较准确、完整、具有美感的方案。《三峡》示例① 文本及作者:《三峡》郦道元;②年代:北魏;③场馆名称:巴东三峡馆;④ 展出景物元素:岩嶂( zhàng );曦月;夏水;素湍;绿潭;绝巘( yǎn );怪柏( bǎi );悬泉;寒林;肃涧( sù );高猿;空谷;渔者。环节二 入境——场景设计1. 细读本文,体会本文景物动态情状,品读赏析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手法的能力。示例:巴东三峡馆动态场景 1—— 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