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 2 我国的社会保障课标内容质量标准核心素养(1)评析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保障政策水平 2-1 分析具体事例,归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特点和优点政治认同: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形式日益多样的社会保障发挥着越来越广泛的作用(2)列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水平 2-2 分析某一具体事例,归纳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和优点;并能提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科学精神:加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1.多种多样的社会保障(1)必要性面对现实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疾病、失业、养老、灾害、生活贫困等各种问题,国家依法建立起由政府和社会承担主要责任的社会保障“安全网”。(2)作用① 作为精巧的“社会减震器”,通过防范和化解社会成员的生存危机,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权利,能够有效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② 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能够调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③ 通过风险分摊与责任共担,充分发挥社会互助功能,同时发挥社会成员的自助与他助,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社会互助是特定的社会群体包括家庭、社区、团体、企业、组织成员之间的民间互助行为是非正式的制度安排,有别于政府组织的社会保障和社会求助。社会互助形式多样,不仅包括经济形式的互助行为,还包括精神上的互助,是社会自发地对社会脆弱群体的关爱,体现全社会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 。不是单向的关怀和帮助,而是一种社会交换,对于补充政府保障的盲点起着重要的作用。政府应在其中起到规范、引导的作用。拓展 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1)普遍原则:所谓“普遍”,就是在享有社会保障是国民基本权利的思想指导下,实现社会保障的普遍发展,它的最终目标是“全覆盖”,即把全体国民(甚至于全体居民)都纳入到社会保障网中来。(2)公平原则:社会保障强调公平优先,强调社会公平。(3)统一原则:所谓“统一”,是指在社会保障的实施过程中,坚持统一收缴、统一法规、统一制度、统一政策和统一管理,也就是要使社会保障的各个环节和各个项目,始终能在统一的框架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4)适度原则:社会保障的发展,要坚持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5)多重原则:所谓“多重”,就是指多层次的社会保障,这些层次既包括政府法定的,也包括企业和个人层次的,更包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