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框 价值的创造和实现学 习 任 务核 心 素 养1.描述与分类:区分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客观条件与根本途径。2.解释与论证:阐释价值与劳动、价值与奋斗、个人与社会的关系。3.预测与选择: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在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创造价值。4.辨析与评价:正确认识客观条件对于人生价值实现的意义,防止夸大或忽视客观条件的错误。1.政治认同:树立正确价值观、崇高的理想与坚定的信念。2.科学精神: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克服不利条件,创造必要条件,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3.公共参与: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创造幸福人生。议题一| 弘扬劳动精神 实现人生价值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引导学生体认劳动不分贵贱,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自 2020 年 5月 1 日起,烟台一职专开展为期一周的线上“做崇尚劳动的新时代青年”系列活动,得到全校师生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此次活动以“五一”劳动节和“五四”青年节为契机,有助于进一步引导青年学子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奋发有为,凝聚青春正能量。[探究任务]1.(解释与论证·科学精神)为什么要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做崇尚劳动的新时代青年?提示: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的存在方式。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自由地彰显和发挥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意志和情感,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2.(解释与论证·公共参与)引导青年学生讲奉献的原因是什么?提示:人的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但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人类、社会、国家和人民贡献了什么。1.劳动与人的价值的实现(1)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的存在方式。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自由地彰显和发挥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意志和情感,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一个人在劳动中创造的财富越多,意味着他为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所作的贡献就越大,他自身的价值就越大。(2)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当代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而美好生活必须通过全体人民共同奋斗才能得到。[辨析] 有人认为,参加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