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第 1 课时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1.了解总体小康的特点和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不平衡性;2.记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3.运用所学知识,初步分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1.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比较。2.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目标的核心要求是什么?一、判一判: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是经济发展的人均水平更高。(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新要求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使所有人都过上小康生活。( )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上要求协调发展。( )二、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内容:第一步从 1981 年到 1990 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实现温饱;第二步从 1991 年到 20 世纪末,再翻一番,达到小康;第三步到 21 世纪中叶,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三、总体小康的特点:1.低水平: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较低。2.不全面: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不协调。3.发展很不平衡:我国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水平有差距。四、准确把握全面小康经济建设的新要求:1.发展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民生要求: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3.生态要求: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1.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是( )。A.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B.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C.已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D.殷实的小康社会2.下列对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认识错误的是( )。A.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B.必须保持各地平衡发展,不允许出现贫富差距C.支持部分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D.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3.我国现阶段要建成的全面小康社会( )。A.只是一个经济发展目标,主要是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B.是一种远大理想,还需要几代人的长期努力C.是“三步走”战略目标实现后提出的新的奋斗目标D.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全面发展4.20 世纪 80 年代,邓小平为我们勾画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部署,到 20 世纪末,我们实现了战略部署的第二步,即( )。A.解决温饱问题B.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C.进入全面小康社会D.基本实现现代化5.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有( )。①GDP 到 2020 年比 2000 年翻两番 ②基本实现现代化 ③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地区差别逐步扭转 ④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答案】 1.A 2.B 3.D 4.B 5.D一、家住农村的小华衣食无忧,隔三岔五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