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 科学发展观与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课前预习案】【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总体小康的实现时间、成就、特点和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科学发展观的含义、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措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能力目标:熟练运用小康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知识,分析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建设的具体问题。培养学生辨证的、全面的认识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学习,更加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做贡献。【重难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自主学习】一、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1. 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1)总体小康的表现和特点 温馨提示:我国达到的总体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2)全面小康的实现时间和特点想一想:只要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就能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吗? (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2)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3) 想一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有哪些?温馨提示:① 注意区分“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② 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与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一样,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二、围绕主题 抓住主线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 1.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①第一要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2)科学发展观的 ②核心立场:以人为本内涵及要求 ③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 ④ 根本方法:统筹兼顾温馨提示:注意区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 想一想: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① 一转两依靠: (2)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②坚持走“四化”道路: ③ 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3)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4)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想一想:①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②如何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预习自测】1.下列对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认识错误的是 A.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B.必须保持各地平衡发展,不允许出现贫富差距C.支持部分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D.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如何全面理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课堂探究案】【自主探究】(判断并说明理由,自主思考完成)1.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中必须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先富起来,通过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同步富裕。2.GDP 增长就是经济的发展。3.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