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唯物论(共 3 个一级考点)► 考点一 哲学的物质概念1. 物质的概念: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3)哲学中的物质概念与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关系 物 质物质具体形态区别共性: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除了共性(客观实在性)之外,还具有自己的个别特性。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可以被改造,有生有灭。联系两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和个别、抽象和具体的关系,但不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4).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的关系: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客观实在客观存在区别“客观实在”是指不管人们喜欢不喜欢,知道不知道,承认不承认,它都不 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实实在在地存在着。“客观实在”是对世界万事万物和现象的共同特性的抽象概括,相对于意识来讲它是第一性的东西,它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客观存在”是相对于主观而言的,它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对于任何人来说,“客观存在”的东西除了物质现象之外,还有精神、意识现象。比如,他人的思想对于我们来说就是客观存在的, 但这并不等于说,承认他人的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就是承认了他们的思想是“物质”的。联系①“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 , “客观存在”不一定是“客观实在” 。②“客观存在”不仅包括“ 客观实在”的物质,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意识现象。2.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内容】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己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方法论】①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②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3.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从产生过程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创造 了人和人类社会,没有劳动就没有人,就没有人类社会。 (2)从存在的基础看,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4.世界物质性原理 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 , 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特别提示】 关于世界的物质性有以下几种正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