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面对市场经济第十一课 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课程标准】内 容 目 标提 示 与 建 议4.13 描绘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目标,阐明科学发展观的涵义;说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例如,提高人均 GDP,完善经济体制,扭转工农、城乡、地区三大差别,以及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讨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进程对人们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的影响。图示: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等现代产业的兴起和发展。【高考考点】(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目标发展社会生产力(2)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科学发展观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基本内容】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探究 1:1.材料 1:据统计,到 2000 年底,在全国除市辖区以外的 2000 多个县级单位中,未达温饱线的占 22.8%,居温饱线和小康线之间的占 63.2%,居小康线和比较富裕线之间的占 13.7%,达到比较富裕线的只占 0.3%。材料 2:我国现在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不到 1000 美元,这仅仅是跨入了下中等收入国家的门槛。现在以生存消费为基本内容的人民物质生活满足程度虽然比较好,但教育和文化等方面的精神生活水平还不高,农村教育还比较落后,人民群众对文化体育、高等教育、医疗保健等方面的需求还不能普遍地得到满足。应该如何认识我国目前的小康水平?2.材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可概括为三个“更”,即“更高水平”、“更全面”和“更平衡”。 所谓更高水平,就是要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到 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 2000 年翻两番,即达到 36 万亿人民币(按现行汇率折算,超过 4 万亿美元);而人均 GDP 将在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目前水平的前提下超过 3000 美元,接近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所谓更全面,是指到 2020 年使我国居民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上,获得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更为充分的满足,获得政治、精神文化生活更为充分的满足,获得优美生态环境和个性自由方面更为充分的满足,等等。 所谓更平衡,是指到 2020 年使我国目前明显存在的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地区差别和社会阶层差别等不断扩大的趋势得到扭转并逐步缩小,使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大幅度提高,逐步实现共同富裕。⑴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包括哪些方面?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方面要实现哪些目标?(一)正确认识我国目前的小康1.总体小康至 20 世纪末,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