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节 重力势能学习目标核心提炼1.理解重力势能的概念,会用重力势能的定义进行计算。1 个概念——重力势能1 个关系——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2.理解重力势能的变化和重力做功的关系,知道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3.知道重力势能的相对性。一、重力做的功阅读教材第 64 页“重力做的功”部分,结合教材图 7.4-1、图 7.4-2 及图 7.4-3,体会物体沿任意路径向下运动时重力做的功的分析思路。1.做功表达式:WG=mgh=mgh1-mgh2,式中 h 指初位置与末位置的高度差;h1、h2分别指初位置、末位置的高度。2.做功的正负:物体下降时重力做正功;物体被举高时重力做负功。3.做功的特点:物体运动时,重力对它做的功只跟它的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有关,而跟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思维拓展如图 1 所示,将质量为 m 的物块从 A 移到 B 可以有如下情景:图 1情景 1:沿着 AOB 路径①移动。情景 2:沿着直线 AB 路径②移动。情景 3:沿着任意曲线 ACB 路径③移动。(1)沿着上述三条路径移动物块,重力做的功分别是多少?(2)结合上面的讨论,分析重力做功有什么特点。答案 (1)沿路径①,重力做的功 W1=mgh。沿路径②,重力做的功W2=mgsin α·=mgh。沿路径③,我们可以把整个路径分成许多很短的间隔,每小段曲线的长度都很小,近似可以看成是一段倾斜的直线,设每小段的高度差为 Δh1、Δh2、Δh3……整个路径重力所做的功等于每小段上重力所做功的代数和,则 W 总=mgΔh1+mgΔh2+…=mgh。(2)重力做的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初末两个位置有关,重力做的功等于重力与沿着重力方向的位移的乘积。二、重力势能和重力势能的相对性阅读教材第 65~66 页“重力势能”和“重力势能的相对性”部分,知道重力势能的表达式;结合图 7.4-4 及图 7.4-5 体会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1.定义:物体所受重力与所处高度的乘积。2.大小:表达式:Ep=mgh;单位:焦耳,符号:J。3.标矢性:重力势能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4.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1)表达式:WG=Ep1- E p2=-ΔEp。(2)两种情况:① 当物体从高处运动到低处时,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即 WG>0,Ep1>Ep2。② 当物体由低处运动到高处时,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即 WG<0,Ep1<Ep2。重力做负功也可以说成物体克服重力做功。5.重力势能的相对性:重力势能总是相对选定的参考平面而言的(该平面常称为零势能面)。Ep=mg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