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苏武传苏 武 庙温庭筠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鉴赏:首联着笔就写苏武突然见到汉使,得知他已经获释可以回国时悲喜交加的激动心情。“魂销”二字栩栩如生地描绘出苏武当时内心与外在的非常情态。这句是苏武生前事迹的一个特写镜头。接着写苏武庙中的建筑与古树本是无知物,它们都不知道苏武生前所历尽的千辛万苦,寄寓了人心不古、世态炎凉的感叹。颔联是用逆挽法来追忆苏武生前的苦节壮举,怀念苏武崇高的爱国精神,从广阔的空间角度来写苏武留胡时内心与外在动态、环境。颈联两句是从相隔遥迢的时间的角度上写苏武出使和归国前后的人事变幻。苏武出使是汉武帝为之赐节饯行,他自己那时也正在壮年,可是归汉之“回日”,汉室江山虽然依旧,然而人事却迥然有异于前了,这里面包含了极其深沉的感情。尾联是说苏武归汉后,倍加怀念汉武帝,因为派他出使的汉武帝已寝居茂陵作古,不能亲眼见他完节归来,表彰其爱国赤心。这样就使他更加为岁月的流逝而伤叹。1.注音厩监(jiù) 姊妹(zǐ)弓弩(nǔ) 地窖(jiào)仓廪(lǐn) 车辇(niǎn)啮雪(niè) 喟然(kuì) 2.写对字形 1◎写法归纳(1)以典型环境和细节描写表现人物。苏武留胡 19 年,经历坎坷曲折,汉与匈奴的关系错综复杂。作者抓住苏武经历中的关键之处,运用典型环境和细节描写,使苏武这个人物跃然纸上。作者通过一些细节描写,表现了苏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如写苏武被幽禁在大窖中,“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流放北海,“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等。(2)对比手法的运用。为了突出表现苏武的民族气节,文中着重写了三个叛徒,与苏武形成鲜明对比:一个是副使张胜,一个是为虎作伥的卫律,一个是曾为朋友的李陵。他们都在匈奴的威势面前丧失了民族气节,拜倒在敌人脚下。唯独苏武大义凛然,为了民族尊严和汉王朝的利益,宁死不屈。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丰满的、动人的、高大的民族英雄形象。(3)人物语言的个性化。苏武的语言也具有典型意义。如卫律逼降时,说:“副有罪,当相坐。”苏武斥责说:“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使卫律哑口无言,只得无耻地“举剑拟之”,但苏武岿然不动。又如,李陵劝降,苏武仍然不为其情所动,表示“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表现出至死不屈的品德。◎写法精讲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