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新闻两篇(课时 1 别了,“不列颠尼亚”)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设计人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课前预习 · 预习案【学习目标】1.把握作者的叙事角度,领会这样叙述的好处。2.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3.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4.合作学习,把握新闻中的新闻事实、背景材料和作者的主观评价三方面的内容。5.探究与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分析一篇新闻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点。6.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时事。【重点难点】1.理解文中三次降旗的含义。2.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3.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4.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知识链接】1.文本背景1997 年 7 月 1 日,是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这一天的零点,全世界都在谛听从东方响起的庄严钟声。它响彻寰宇,向五洲四海郑重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时刻到来了!这是中华民族洗雪百年耻辱,长民族志气、振国家声威的喜庆时刻。这是中华民族的一件百年盛事,也是 20 世纪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将永载史册。为了报道并见证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盛事,世界各大新闻传播媒体纷纷聚集香港,其阵容之大、人数之多,是世界新闻史上所罕见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中国国家通讯社——新华社的记者,必须拿出精品来,为盛事纪实,为历史留影。数位新华社记者不辱使命,作为历史的见证人,真实、准确地记下了这难忘的时刻,写下了《别了 ,“不列颠尼亚”》这篇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佳作,很受读者欢迎,并在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荣获一等奖。2.文体常识新闻的定义新闻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上发表的对新近乃至现时发生的事件的报道。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专访、言论、调查报告,以及各种新兴的新闻体裁(如新闻评论)。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知识拓展 · 探究案【要点探究】1.找出文中属于背景材料的内容,想一想作者是如何将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2.如何理解“别了,‘不列颠尼亚’”标题的含义?3.通读课文,理清思路。4.将文中表示时间的句子画出来,看看这篇新闻是从什么角度,按什么顺序把“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记录下来的?5.找出这则新闻的导语,体会其特点与作用。【课堂小结】请尝试运用本课所学的新闻知识写一篇短新闻,记录发生在身边的新鲜事儿。短新闻两篇(课时 1 别了,“不列颠尼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