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作家笔下的“小人物”普希金的《驿站长》(1830)是俄国文学中写“小人物”的第一篇小说,描写一个贵族明斯基拐骗驿站长的女儿杜妮亚的故事。驿站长是个十四品文官,过路旅客他要接待,紧急信件来了他得想办法立即送出,整天为交通工具——马匹发愁,受尽过往贵族官僚的气。他死了妻子,只有一个女儿杜妮亚,他与女儿相依为命,视她为掌上明珠。一天,一个青年军官骑兵大尉明斯基来了,他本来要立即赶路,催着驿站长赶紧喂马,但见了驿站长的女儿杜妮亚后,便装病不走了。过了几天,说是带他女儿上教堂,套上最快的马车,把他女儿拐走了。驿站长先是上当同意,后来觉察事情不妙。呼天抢地,一直追到彼得堡终于找到了一间豪华的旅馆中,果然发现了明斯基和杜妮亚,杜尼亚正坐在膝上玩弄明斯基的鬈发。驿站长被明斯基逐出,回家后死去。小说是倒叙的,若干年过去了,一辆六匹马的四轮马车来到驿站长的故乡,车上坐着一个穿得十分华丽的年轻太太,带着三个孩子一个保姆,还有一头小黑狗。一个乡下孩子看见这位贵妇下了马车,直奔驿站长的坟地,伏在墓前哭了半天。贵妇临走时还给了这个小孩五个银币。普希金是同情“小人物”的:“什么是驿站长呢?一个真正的,十四品的受苦受难者!”对女儿杜尼亚抛弃父亲不以为然,借乡下小孩的嘴挖苦她说:“多好心的太太!”但普希金也美化了贵族明斯基,写他使杜尼亚获得幸福。这个出人意外的结局,缺乏生活真实的可信性。普希金的贵族立场,使他把一个现实主义悲惨故事抹上了虚假的、柔和的浪漫主义色彩。果戈理是第二个写“小人物”的作家。《外套》(1835)写一个小职员阿卡基耶维奇的悲剧。阿卡基·阿卡基耶维奇是个九品文官抄写员,冬天快到了,他的外套破得不能再修补了,裁缝彼得罗维奇断然拒绝为他修补,建议他做件新的。为了做新外套,他开始存钱了,更加省吃俭用了,连茶也不喝,晚上饿着肚子,不点蜡烛,一回到家里就把衬衫脱了,免得穿坏,在街上走路,也尽可能轻轻地、差不多用脚尖走,免得鞋底磨坏。终于到了这一天,他的新外套做成了。这真是隆重的一天,他穿上它去参加一个宴会,晚上回家路过广场时,三个强盗把他的新外套剥去,可想而知他的伤心与悲痛达到何等程度。他去报案,找警察局长,最后去找“大人物”请求帮助。这个“大人物”跟下属说话,只有三句话:“你怎么敢?”“你知道你在同谁说话吗?”“你明白站在你面前的是谁吗?”阿卡基·阿卡基耶维奇被“大人物”骂出来了,浑身发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