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10 过秦论(第3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一必修3语文学案

高中语文 10 过秦论(第3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一必修3语文学案_第1页
1/8
高中语文 10 过秦论(第3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一必修3语文学案_第2页
2/8
高中语文 10 过秦论(第3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一必修3语文学案_第3页
3/8
《过秦论》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研读文章 4、5 段,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言知识。2.学习文章的论证方法,赏析文章语言特色。任务一【知识导学】《过秦论》下篇荐读秦王足己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三主惑而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当此时也,世非无深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拂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忠言未卒于口而身为戮没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拑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忠臣不敢谏,智士不敢谋,天下已乱,奸不上闻,岂不哀哉!先王知雍蔽之伤国也,故置公卿大夫士,以饰法设刑,而天下治。其强也,禁暴诛乱而天下服。其弱也,五伯征而诸侯从。其削也,内守外附而社稷存。故秦之盛也,繁法严刑而天下振;及其衰也,百姓怨望而海内畔矣。故周五序得其道,而千余岁不绝。秦本末并失,故不长久。由此观之,安危之统相去远矣。 野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有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任务二【基础演练】1.写出下列句中通假字:① 赢粮而景从 通 ②百有余年 通 2.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① 才能不及中人( ) ②将数百之众( ) ③赢粮而景从( ) ④ 斩木为兵( ) ⑤山东豪俊( ) ⑥同年而 语( ) 3.分析下面字词的活用现象:① 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 ② 天下云集而响应( )③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 ④ 并起而亡秦族矣( )⑤ 序八州而朝同列( ) 4.选出下列句子中句式相同的两项:( )A.为天下笑 B.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C.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 D.非尊于齐、楚……中山之君也E.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5.默写:① 振长策而御宇内, ,履至尊而制六合, ,威振四海。 ② ,却匈奴七百余里;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③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④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 , ;⑤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 。⑥ ,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⑦ ,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⑧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 任务三【合作探究】1.分析作者写了陈涉起义的哪些弱势(不利条件)?作者为什么要详写陈涉的不利条件与天下人的积极响应? 2.第 5 自然段写了哪些对比?文中还有哪些对比?这些对比有何作用? 3.本文题为“过秦论”,是一篇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10 过秦论(第3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一必修3语文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