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课题: 兰亭集序 教学目标: 1、掌握“修、期、致、临”等实词的多义性,积累文中词类活用及特殊句式。 2、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理解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深刻体悟作者的心路历程,培养学生学会关爱自然,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 教学过程 集体备课部分(学生活动部分) 个性化备课 【检测反馈】 1、指出特殊句式类型: (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状语后置句 (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定语后置句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 ①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贤、少长:形容词作名词 贤士、年轻的人、年长的人 ② 齐彭殇为妄作:齐: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把……看成平等 ③ 一死生为虚诞:一:数量词作动词 看作一样 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 ) A.①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它的旁边,指水边) ②所以游目骋怀(用来) B.①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借指音乐) ②曾不知老之将至(乃,竟) C.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交往) ②或取诸怀抱(从……中取得) D.①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导致) ②未尝不临文嗟悼(面对)4、下列各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A.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译:面对着欢乐的事,顷刻之间就成为过去的事。 B.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译:本来就知道把死和生看作一样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看作一样也是虚妄的。 C.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译:人与人相交往,很快就度过一生。 D.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译:后人看待我们今天的人,也像今人看待从前一样。 【课堂学习】 熟读文本,整体感知作品。 [1、全文共可分为三段,试从每段中找出一个最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字眼。 乐——痛——悲 【合作探究】 1、这次盛会让作者他们“信可乐也”,“乐”在哪些方面?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环境优美之乐(美景)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做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一觞一咏 ,亦足以畅叙幽情 ------相聚诗酒之乐(乐事) 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气候宜人之乐(良辰) 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 -------名士相聚之乐(人贤)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视听享受之乐 (赏心) 2、阅读第二自然段,找出能体现作者“痛”的语句,分析作者为什么“痛”? 俯仰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