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生平,了解故事写作背景。2、掌握基础文言知识。3、疏通文意,能复述文本相关情节。【学习重难点】 掌握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及词类活用。【学法指导】 1、结合课下注解自读文本,把重点注解标注在课本文本中。 2、记下自读不通、不懂之处,以待课堂上询问老师。 3、自学完成基础知识部分。 4、复述“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课前预习】 一、作者简介 司马迁字子长,生于公元前 145 年(一说前 135 年),卒于公元前 87 年(一说前 90 年)。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 省韩城县)人,是我国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其父司马谈,汉武帝时任太史令(“掌管秘籍,职司记载”。掌管起草文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司马迁生于龙门,司马迁十岁时随父到长安,诵古文,这使他有机会阅读到大量的历史文献。二十岁后,他开始漫游大江南北。南到江淮一带和会稽、长沙等地,北到齐、鲁,西到大梁、登封,最后回到长安。回长安不久,做了郎中,曾随汉武帝到过西北的扶风,又奉使到过四川、云南。后来又随汉武帝到过东海和长城。他的足迹几乎遍及全国,所到之处他都注意探访古迹,采集传说,考察风土人情,积累了丰富的史料,为后来著述《史记》准备了条件。元丰三年(公元前 108 年)继父任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和文献。太初元年(前 104 年),与唐都、落下闳 hóng 等进行历法改革,共定太初历。自公元前 104 年起,他开始写《史记》,实践他父亲的遗志。 公元前 99 年李陵战败投降匈奴,司马迁为李陵辩解,触怒汉武帝,入狱受了宫刑。他本想自杀,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写成,于是“就极刑而无愠色”。公元前 96 年出狱,做了中书令。从此他更发愤著书,终于在公元前 91 年写成《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历史文学巨著,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四年共约 3000 年的历史,包括 12 篇本纪(记帝王)、30 篇世家(记诸侯王)、70 篇列传(记人臣)、8 篇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10 篇表(记史事年月)等五种体裁,共 130 篇,526500 字。作为正史的二十四史,《史记》是第一部。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鲁迅曾赞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意即它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 二、写作背景 课文所写事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