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元曲三首一、读准字音蒯通(kuǎi) 銮舆(luán) 一 (diū) 糨(jiànɡ)斛(hú) 揪捽(zuó) 擂鼓(léi) 觑(qù)二、辨识通假(1)也曾与我喂牛切草,拽坝扶锄(“坝”通“耙”,一种平地碎土的农具)(2)明标着册历,见放着文书(“见”同“现”,现成的)三、一词多义(1)旋(2)干(3)绝(4)去四、词类活用(1)春采了桑(名词作状语)在春天(2)冬借了俺粟(名词作状语)在冬天(3)红漆了叉(名词作状语)用红色(4)银铮了斧(名词作状语)用白色(5)梦说南柯(名词作状语)在梦中五、古今异义 社长①排门告示②① 古义:相当于村长。社是元代地方基层组织 , 元代以二十五户 ( 一说五十户 ) 为一社。 今义:以“社”命名的社会团体的领导者。② 古义:通知 , 通知人们要做什么事。动词。 今义:多用作“通告众人的文件”。名词。六、文言句式 项废东吴,刘兴西蜀。(省略句,省略介词“于”,即“项废于东吴”“刘兴于西蜀”)译文:项羽兵败乌江 , 自刎身亡。刘邦利用汉中及蜀中的人力、物力战胜项羽 , 建立汉 朝。【双调】 蟾宫曲·叹世【南吕】 四块玉·别情【般涉调】 哨遍·高祖还乡 [资料链接]秋思之祖——马致远马致远,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元曲四大家之一,少年时追求功名,未能得志,晚年退隐田园,过着“酒中仙、尘外客、林间友”的生活。今存杂剧《汉宫秋》、《青衫泪》、《荐福碑》等七部。他的作品豪放中显飘逸,沉郁中见通脱,语言清丽。他善于把比较朴实自然的语句锤炼得精致而富有表现力,曲文充满强烈的抒情性和主观性。马致远的散曲扩大了题材领域,提高了艺术意境,声调和谐优美,语言疏宕豪爽,雅俗兼备。元曲四大家之首——关汉卿关汉卿(约 1234-1300),号已斋叟(或作已斋、一斋),元大都(今北京)人,著名元曲作家,元杂剧的奠基人之一,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长期从事戏剧活动,书会才人的生活使他沾染了一些封建落魄文人的浪荡作风。编有杂剧 60 多部,现存 13 部。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调风月》等都是他的代表作,而最著名的《窦娥冤》被称为“世界十大悲剧”之一。他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元代散曲家——睢景臣睢景臣,字景贤,一作嘉贤,扬州(今属江苏)人,元曲作家。生卒年及生平事迹均不详。著有《屈原投江》《牡丹记》等杂剧,散曲作品仅存套曲三首。《录鬼簿》称:“维扬诸公,俱作《高祖还乡》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