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第5课 杜甫诗三首学案5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一必修3语文学案

高中语文 第5课 杜甫诗三首学案5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一必修3语文学案_第1页
1/18
高中语文 第5课 杜甫诗三首学案5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一必修3语文学案_第2页
2/18
高中语文 第5课 杜甫诗三首学案5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一必修3语文学案_第3页
3/18
杜甫诗三首【学习目标】1.背诵默写三首诗,积累文言知识2.鉴赏本诗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诗人沉郁苦痛的思想感情。【知识链接】1.关于《秋兴》组诗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伴同家族,离开成都,乘舟沿江东下,先是寓居夔州,在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后转徙于湘鄂之间。公元770年冬,死在由长沙到岳阳的一条破船上。在寓居夔州两个年头里,杜甫时年五十五岁,已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境非常寂寞、抑郁。当此秋风萧瑟之时,不免触景生情,感发诗兴,故曰《秋兴》。2《咏怀古迹》背景 杜甫当时正“飘泊西南天地间”,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虽然他在夔州,距故乡洛阳偃师一带不象昭君出塞那样远隔万里,但是“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洛阳对他来说,仍然是可望不可即的地方。他寓居在昭君的故乡,正好借昭君当年相念故土、夜月魂归的形象,寄托自己想念故乡的身世家国之情。3.《登高》背景 杜甫写这首诗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仍是一片混乱。在这种情势下,他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在“何日是归年”的叹息声中苦苦挣扎。时代的艰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似的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他为了排遣郁闷抱病登台。【学习过程】一、预习部分(一)注音:萧()森 千载( ) 凋( )零 玉露( ) 霜鬓( )单( )于荆( )门 省( )识 夔州( ) 暮砧( ) 万壑( ) 明妃( )朔( )漠 青冢( ) 环珮( ) 渚清( ) 潦倒(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玉露凋伤枫树林 凋: (2)江间波浪兼天涌 兼:(3)寒衣处处催刀尺 催刀尺:(4)白帝城高急暮砧 急:(5)群山万壑赴荆门 赴:(6)生长明妃尚有村 尚:(7)一去紫台连朔漠 一: 紫台:连:(8)画图省识春风面 省:(9)分明怨恨曲中论 论:(10)渚清沙白鸟飞回 回:(11)无边落木萧萧下 落木:(12)不尽长江滚滚来 尽:(13)万里悲秋常作客 悲: 常:作客:(14)百年多病独登台 百年:(15)艰难苦恨繁霜鬓 苦: 恨:(16)潦倒新停浊酒杯 新:(17)环佩空归月夜魂 空:(三)解释古今异义词语中的古义(1)百年多病独登台 百年:(2)艰难苦恨繁霜鬓难:苦...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第5课 杜甫诗三首学案5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一必修3语文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