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第一专题 第3课 季氏将伐颛臾教学案 苏教版必修4-苏教版高一必修4语文教学案

高中语文 第一专题 第3课 季氏将伐颛臾教学案 苏教版必修4-苏教版高一必修4语文教学案_第1页
1/17
高中语文 第一专题 第3课 季氏将伐颛臾教学案 苏教版必修4-苏教版高一必修4语文教学案_第2页
2/17
高中语文 第一专题 第3课 季氏将伐颛臾教学案 苏教版必修4-苏教版高一必修4语文教学案_第3页
3/17
第 3 课 季氏将伐颛臾(一)作者简介生平经历 孔子(前 551—前 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幼年丧父,少时家境衰落。50 岁以前,大部分时间用于聚徒讲学,也从事政治活动,去过齐国。51 岁那年,鲁定公任命他为中都宰。56 岁任大司寇(主管司法),行摄相事,但为时不长,被迫辞职。后又周游宋、卫、陈、蔡、齐、楚等国,历时 14 年。回到鲁国后致力于教育和整理古代文献,相传其弟子有三千人,贤弟子有七十二人。晚年整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评价 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开创者,世界文化名人之一,被尊为“圣人”。(二)人物轶事学而不厌的人——孔子孔子在学习方面很是虚心,尤为刻苦。年轻的时候,曾向鲁国一位乐官学琴,这位乐官姓师名襄,被人尊称为襄子。孔子跟师襄子学琴以后,师襄子对孔子说:“这首曲子你已经弹得不错了,可以学新的曲子。”孔子回答:“不行啊,我还没有掌握它的弹奏技巧呢。”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对孔子说:“你现在已经掌握了这首曲子的弹奏技巧,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说:“但我还没有体会到这首曲子的意境啊。”又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体会到它的意境,这回可以学新曲子了。”孔子却说:“我还不知道这首曲子是谁作的啊。”就这样,孔子始终在弹奏同一首曲子。有一天,孔子在弹奏中忽然心有所悟,他站起来眺望着远方说:“我知道这首曲子是谁作的了,这个人皮肤黝黑,身材修长,胸怀开阔,志向高远,除了周文王还会是谁呢!”师襄子听后马上站起来,一边向孔子行礼一边说道:“你真是圣人啊,这首曲子就叫作《文王操》。”(一)背景链接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当时,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逐渐强大,鲁国公室则日趋衰微。鲁襄公十一年,三家“三分公室”,各占其一。二十五年后,三家又“四分公室”,孟孙、叔孙各占其一,季孙因把持政权,独占其二。国君所得的赋税,贡多贡少,听任三家。而颛臾是鲁国境内的一个附属小国,它的贡品为鲁国国君专有。季康子要讨伐颛臾,一方面是因为“贪其土地,欲灭而取之”,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担心鲁国国君在政治、军事上同颛臾形成掎角之势,不利于季氏。这是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季氏将伐颛臾的真实意图。当时冉有为季氏宰,季路也在季氏门下,二人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准备。冉有、季路把这个消息告诉他们的老师孔子后,一向温文尔雅的孔子勃然大怒...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第一专题 第3课 季氏将伐颛臾教学案 苏教版必修4-苏教版高一必修4语文教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