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0课 游褒禅山记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中必修2语文学案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0课 游褒禅山记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中必修2语文学案_第1页
1/13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0课 游褒禅山记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中必修2语文学案_第2页
2/13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0课 游褒禅山记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中必修2语文学案_第3页
3/13
第 10 课 游褒禅山记在安徽省含山县城北 15 里,有一座褒禅山,风景秀美,原建有宏伟的寺庙,半山腰还有大小二塔,却在十年浩劫中被毁,现仅存两洞。前洞洞口大而平,洞深约三间房子大小洞侧有一泉,从石缝中流出,即使洞外干涸,这里仍流水潺潺,洞口石壁有题刻诗文,但多风化难识。由前洞翻过一座山,“有洞窈然”,这是后洞。后洞窄处仅能容一人通过,宽处如大殿,但究竟这后洞有多深?通向何处?至今是个谜。然而,这些神秘之处都不是使它闻名遐迩、千古流芳的根本原因,反而是王安石的一篇极富哲理的游记,使得褒禅山傲视群山卓然独立。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逝世后追谥号“文”,世人称其为王文公。晚年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中国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善于用典故,风格遒劲有力,警辟精绝,也有情韵深婉的作品。王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强,受到较好的教育。熙宁二年(1069 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江宁,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他推行变法,欲改变北宋积贫、积弱局面,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有《王临川集》《临川先生文集》《临川集拾遗》等作品集存世。诗作《元日》《梅花》等最为著名。公元 1051~1054 年,王安石任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通判,1054 年(宋仁宗至和元年)4 月,辞职回家探亲,与两位朋友和两个弟弟在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同年 7 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并抒发了自己的感想。四年后(1058 年),38 岁的王安石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跟本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的观点是一致的,可视为这一观点的发展。1.记一种记叙文体。古人将以“记”作为篇名的作品称为“杂记体”。内容广泛,可以记人、记事、记物,写法比较自由,构思巧妙。在表达上可纯为记叙,可夹叙夹议,也可以议论多于记叙。古代的游记属于杂记类,是专门记游的文章,主要记述旅途的见闻、所经之地的政治生活、风土人情、山川景物、逸闻逸事等,但必须是作者亲自游历的记录,不能凭空想象。游记可以分为很多种:以记录行程为主的是记叙型游记;以抒发情感为主的是抒情型游记;以描绘景物、景观为主的是写景型游记;通过游记来说明一个道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0课 游褒禅山记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中必修2语文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