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000 张照片凝固的孝心 二十多年前,他还是个十多岁的毛头小子。一天,他偷偷卖了血,买回了一个在当时认为没用的家伙——照相机。父亲狠狠地骂了他一顿,他没有哭,只是告诉父亲,自己喜欢摄影。父亲倒也开明,卖掉两头猪,就送他去北京学艺。学成回家,父亲又东借西凑,筹钱为他在县城开了个照相馆,生意很是红火。父亲看在眼里,喜在心头,觉得自己的儿子有出息了。 日子在父亲的欣慰里一天天地悄悄流逝。他快乐地忙碌着,根本没有意识到,因为自己的疏忽会让自己内疚一辈子。 那天,没有任何征兆,老父亲突然去世。他跪在父亲的灵前,想找一张父亲的照片做遗像,这才发现,自己照了那么多照片,竟然没有父亲的照片。那一刻,自责和痛悔潮水般侵袭了他。 老人的音容笑貌再也没有机会重现了,该如何弥补这个遗憾呢?这成了他的心病。 这年腊月,一名妇女来到店里预约为 110 岁的姥姥拍照,他爽快地答应了。可过了许多天,却始终不见人来。一股说不清的力量激励着他,让他去找寻答案。结果却是,老人已经去世了。这一刻,他心绪难平,无言以对。忽然,他灵机一动,常言道,孝心不能等待,给老人拍照,也不能等啊!为什么不能给老人们免费照张相呢? 说做就做。他开始了他的免费拍照之旅。 首先,他找来了地图,仔细地看着、数着每一个村庄。他决心走遍每个村庄,要找到本县每个 80 岁以上的老人,免费为他们留影,让他们的人生少一些遗憾。可事情远远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 他带上两个助手,来到本县的卢庄子村,找到村干部,说明来意:要为村里 80 岁以上的老人照相,并送上精美水晶照片。村干部笑了,说这是骗谁呢?他一看,马上拿出自己的身份证。村干部依然笑着说,这样的骗子见多了,你还是算了吧。万般无奈之下,他找到了乡政府,乡里的领导给村里通了电话,村干部这才相信了他。可这一折腾,时间就耽误了不少,直到天黑,他才给五位老人照了相。 两天后,他把十英寸的水晶照送到了老人们手中。90 岁的王杨氏激动地说:“我活了这么大岁数,还从没照过一张这么好看的相片。”看到老人满意的笑脸,他的眼睛湿润了,同时也更加坚定了继续照下去的决心。 所谓吃一堑长一智,为了不再被别人当成骗子,他每每进村拍照的时候,就把自己的营业执照、公章、驾驶证等能证明身份的所有东西,都带在身上。甚至,他还买了几个本,每到一个村子拍照时,他都让村里给盖上村委会的公章,这样进入下一个村的时候,阻力会小一些。 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