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做人,赢得人缘 在一个群体里,如果一个人太在乎自己,便会不择手段地争取一切出头露脸的机会。结果,周围的人似乎都成了“敌人”,这个人则变成名副其实的孤家寡人。 记得单位里的牛女士,总是利用一切机会让人们知道她的存在。一位老兄遗憾儿子差两分没被清华大学录取,牛女士生怕没了机会:“真是的,我那儿子也不争气,要升初中了,才考了个 99 分。”旁人不难看出,她到底是自贬还是自夸。 去年秋季,她办完调动手续,送行的只有一名例行公事的干部。她哭了,哭得很伤心,她把这一切都归结为“人走茶凉”“人情薄如纸”。 牛女士的悲剧就在于太看重自己。生活中,与人相处的确是门学问。在一个集体里, “敌对”行为主要来自本来就存在着可比性的同事。假设在两个都是 5 个人的单位里,同样只有一个晋级指标,试想:乙单位的人是对甲单位晋级之人的嫉妒程度高,还是对本单位晋级之人的嫉妒程度高呢?这正如培根所说:“人们可以允许一个陌生人发迹,却不能原谅一个身边的人上升。”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在人际交往中立于不败之地呢? 聪明的做法是别太把自己当回事,缩小位差,这样可以在自己面前留下一片开阔地,使冲我们而来的竞争与嫉妒在这片开阔地减势。一个有修养和内涵的人,往往深藏不露。过分地张扬自己,不合时宜地过分张扬、卖弄,那么不管多么优秀,都难免会遭到明枪暗箭的打击,正所谓“出头的椽子易烂”,这些人其实在无形中把自己变成了众人射击的靶子。 不知您是否读过这个故事:有一位将军,在大军撤退时总是断后,回到京城后,人们都称赞他的勇敢,将军却说:“并非吾勇。马不进也。”把自己断后的无畏行为说成是由于马走得太慢。其实,在人们心目中,“马走得太慢”根本无法抵消将军的英雄形象,而将军的谦和反而使他更加被尊重。放低调些,不图虚荣,沉静、稳重地行事,是一谦和立世益处多种助你深耕的力量。你会在深思熟虑后的一言九鼎中一鸣惊人。 其次,是看轻自己,不争功抢先。如果在一个群体里,特别是人才济济的圈子里,总把自己当主角,凡事都想露一手,结果可能费力不讨好。周围的人可能不愿悦纳你,反而会鄙视你。 有时说话不可太露骨:别以为如实相告。别人就会感激涕零。要知道,我们永远不能率性而为、无所顾忌,话语出口前,考虑一下别人的感受,是一种成熟的为人处世方法。 有一则寓言讲得好。两只大雁与一只青蛙在苇塘里结成了朋友。秋天来了,大雁要飞回南方,三个朋友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