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阅读之做人与处世 赶路要紧素材

高中语文 阅读之做人与处世 赶路要紧素材_第1页
1/2
高中语文 阅读之做人与处世 赶路要紧素材_第2页
2/2
赶路要紧 人的一生,匆匆忙忙走过去了。壮行不止,作为人生大写意的形态,被世界上所有民族动情地叙述着。 古老的欧洲征尘滚滚,军士们左手执盾牌,右手持长矛,与友军相遇时,经常发生误伤,引起冲突,便定下靠右行走的军规。 欧洲大陆硝烟散尽后,歌舞升平,宝车骏马载着有家徽的贵族,在马路左侧高视阔步,将下层人挤到右边去。乘车的和步行的,高贵的和低贱的,泾渭分明。 直到 1789 年,法国大革命爆发,车马行人又一律靠右行驶了。 地球旋转到中国。盛唐时,车辆也在右侧行驶。但鸦片战争后,受日本影响,汽车、畜力车和人力车,改为左侧通行。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式汽车决堤般涌进中国,其方向盘、灯光装置,只适用右侧行驶,必须进行改造,改装费是车价的五分之一。当时国家经济拮据,运输管理局作出决定,自 1946 年元月 1 日零时起,全国一律实行车辆靠有行驶,相沿至今。 战争胜败,政局反复,改变着交通规则,这是笔者查阅路规史料时,寻觅到的轨迹。由此引起的事变,甚至充满血腥味。清朝时,西方传教士进来了,他们怀揣护照,乘坐紫呢大轿,横行无忌,引起百姓不满。1862 年,某西方传教士认为,衡州的十字街,触犯了天主教十字架圣讳,竟蛮横地要求拆毁街道,改变街市状况,激起民愤,中国人焚烧教堂,杀死传教士,酿成国际大案。 历史阴霾如烟散尽,清明盛世,阳光朗照,我走在辽西大地上,这里没有左右通行的纷争,绵延不尽的是乡间情。哥哥你走路要走大路,你不要走小路,大道上人儿多,走错好问路。从我身边驶过的轿马车,值得一说。轿马车是戏班专用车。乡下路孬,车咯辚咯辚颠。记得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像青蚂蚱蹦达蹦达,跟着轿马车,从一个乡到另一个乡,看完一场戏,看下一场。女演员掀开轿帘,朝孩子们招手。我扑扑跌跌撵上去,她伸手一拽,把我拉进轿房,揽进怀儿,贴住我的脸。轿里红光耀眼,冰凉的耳环烫我的脸。她嘻嘻笑道:“花小子,长大了,想做啥?” 她是主角,自己占辆轿马车。给她赶车的,是个戴毡帽,脖子上搭条毛巾的驼背汉子。我说:“给你赶车。” 她咬牙切齿地笑了:“没出息!” 我傻笑。 她问:“跟这么远,累不累?” 我说:“没走够。” 她认真地盯住我,叹口气,朝前方“鲤鱼幌子”一指:“咱们上那儿歇下。”那是家旅店,古代考生奔赴县城、省城和京城,进行乡试、会试、殿试,在旅店住下,鲤鱼跃龙门,吉祥。她说:“从那儿走,能走远。” 几十年过去了,我已经走得很远。我还...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阅读之做人与处世 赶路要紧素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