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文言文(2)第14课 孔孟两章教学案 粤教版必修4-粤教版高一必修4语文教学案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文言文(2)第14课 孔孟两章教学案 粤教版必修4-粤教版高一必修4语文教学案_第1页
1/14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文言文(2)第14课 孔孟两章教学案 粤教版必修4-粤教版高一必修4语文教学案_第2页
2/14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文言文(2)第14课 孔孟两章教学案 粤教版必修4-粤教版高一必修4语文教学案_第3页
3/14
孔孟两章 ◎ 第 14 课 孔孟两章◎ 第 15 课 劝学(节选)◎ 第 16 课 过秦论◎ 第 17 课 师说◎ 第 18 课 晏子治东阿◎ 第 19 课 谏太宗十思疏第 14 课 孔孟两章本课话题——量力而行一、从课文中积累“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对于领导而言,要量才录用;对于个人而言,要做到量力而行。二、从生活中积累一个人,在自己的人生路上,都应当对自己有一个准确恰当的把握,不保守,也不冒进,否则前途一片漆黑,绝望深不见底。量力而行就是这样的一把前行的利剑,将万千困难斩于马下;量力而行就是这样一簇阳光,将万千阴霾驱散殆尽。三、从历史中积累公元前 712 年,郑庄公借口许庄公不听周天子的命令,联合齐、鲁两国消灭许国,在处置问题上齐历公提议让鲁国管辖,鲁隐公则提议让郑庄公管辖。郑庄公量力而行,将许国分成东西两块,东部由许庄公之弟许叔管辖,西边交大夫公孙获管辖。一、作者简介圣人——孔子孔子(前 551-前 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上为宋国(今河南商丘)贵族。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朝鲜半岛、日本和越南等地区都有深远的影响,这些地区又被称为儒家文化圈。 亚圣——孟子孟子(约前 372-前 289),战国时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人。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最伟大的儒学大师,被认为继承了孔子学说的正统,后世将他和孔子合称“孔孟”。孔子被尊为“圣人”,孟子被尊为“亚圣”。他曾拒杨墨,反纵横,维护和发展了儒家学说,对当时和后世思想界影响很大。《孟子》一书全面反映了孟子的思想。二、背景回放循循善诱,反对征伐《季氏将伐颛臾》 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当时,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共同把持鲁国朝政,其中,季孙势力最大,他要征伐颛臾。当时,冉有、季路都在季氏门下,且都参与了筹划。二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孔子,由此引出了孔子和两位弟子的对话。行不通的“仁政”《寡人之于国也》 梁惠王三十五年(前 334),孟子被“招贤”,应邀来到魏国,魏王迫不及待地讨教救国治国之策。梁惠王的目的在于富国强兵,恢复并扩大疆土。而孟子反对“霸道”“虐政”,主张施行“仁政”,...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文言文(2)第14课 孔孟两章教学案 粤教版必修4-粤教版高一必修4语文教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