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寻觅文言津梁(研习.活动)14 谏太宗十思疏学案 苏教版必修3-苏教版高一必修3语文学案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寻觅文言津梁(研习.活动)14 谏太宗十思疏学案 苏教版必修3-苏教版高一必修3语文学案_第1页
1/17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寻觅文言津梁(研习.活动)14 谏太宗十思疏学案 苏教版必修3-苏教版高一必修3语文学案_第2页
2/17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寻觅文言津梁(研习.活动)14 谏太宗十思疏学案 苏教版必修3-苏教版高一必修3语文学案_第3页
3/17
14 谏太宗十思疏 [学生用书 P78]◎语林撷英“纳谏”名言集锦1.先民有言,询于刍荛。(《诗经》)2.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东汉)王充]3.尊贤使能,信忠纳谏,所以为安也。[(东汉)王符]4.开收谏之路,纳逆己之言。[(西晋)傅玄]5.告我以吾过者,吾师也。[(唐)韩愈]6.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唐)李世民]7.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增广贤文》)8.千夫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史记》)◎诗海拾贝感遇三十八首(其二)[唐]陈子昂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晚,嫋嫋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赏析】 诗中以兰若自比,寄托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身世之感。陈子昂颇有政治才干,但屡遭排挤压抑,报国无门,四十一岁为射洪县令段简所害。这正如秀美幽独的兰若,在风刀霜剑的摧残下枯萎凋谢了。此诗用比兴手法,诗的前半部分着力突出兰若压倒群芳的风姿,实则是以其“幽独空林色”比喻自己出众的才华。后半部分以 “白日晚”“秋风生”写芳华逝去,寒光威迫,抒发美人迟暮之感。“岁华”“芳意”用语双关,借花草之凋零,悲叹自己的年华流逝,理想破灭,寓意凄婉,寄寓颇深。这首诗颇像五律,而实际上却是一首五言古诗。它以效古为革新,继承了阮籍《咏怀》的传统手法,托物感怀,寄意深远。与初唐诗坛上那些“采丽竞繁”“吟风弄月”之作相比,显得格外健康而清新,正像芬芳的兰若,散发出诱人的清香。 [学生用书 P78]◎作者档案【简介】 魏徵(580—643),字玄成,巨鹿曲阳(现在河北省晋县)人。隋末参加李密义军,后随李密投唐。太宗即位,授以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世称“魏郑公”。死后赠司空,【作品】 《隋书》的序论及《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评价】 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谥号“文贞”◎人物颂歌青史留名的诤臣——魏徵一位勤勉辅佐帝王的名臣,在他终生不渝的劝谏生涯中,因了一位心胸宽阔的皇帝,成就了一个时代的盛世繁华。对于魏徵的功劳,唐太宗是高度肯定的。他说:“贞观以后,尽心于我,献纳忠言,安国利人,成我今日功业,为天下所称者,唯魏徵而已。”他又以“良工”喻魏徵,高度肯定其直言诤谏的作用:“玉虽有美质,在于石间,不值良工琢磨,与瓦砾不别。若遇良工,即为万代之宝。朕虽无美质,为公所切磋,劳公约朕以仁义,弘朕以道德,使朕功业至此,公亦足为良工尔...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寻觅文言津梁(研习.活动)14 谏太宗十思疏学案 苏教版必修3-苏教版高一必修3语文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