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孔雀东南飞》(第3课时)导学案 粤教版必修3-粤教版高一必修3语文学案

高中语文《孔雀东南飞》(第3课时)导学案 粤教版必修3-粤教版高一必修3语文学案_第1页
1/8
高中语文《孔雀东南飞》(第3课时)导学案 粤教版必修3-粤教版高一必修3语文学案_第2页
2/8
高中语文《孔雀东南飞》(第3课时)导学案 粤教版必修3-粤教版高一必修3语文学案_第3页
3/8
《孔雀东南飞》第三课时【自主学习】【学习目标】1、理解汉乐府民歌主要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和《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认识本诗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2、学习本诗的铺陈、比、兴手法。3、鉴赏并运用本诗的写作特色。【学法指导】1、 诵读感悟法2、 问题探讨法3、 研究性学习法【课文助读】1、文体知识1)汉乐府原指汉武帝设立的“乐府”,就是掌管音乐的官府。它的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和训练乐工。后来,把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歌词也称“乐府”或“乐府诗”,就成了一种音乐性的诗体名称了,其中属于汉代的叫“汉乐府”。汉乐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极高,与《诗经》、《楚辞》可鼎足而三。另一方面,在中国诗歌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继承、发展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传统、精神,哺育了后代诗坛。2)乐府诗汉代的民歌,是当时国家音乐机关乐府所采集的,配上乐曲来歌唱,入乐的歌词便称为乐府诗。今天所能见到的大部分是东汉时期的作品。这些诗篇不为儒家诗权所束缚,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较真实地反映了汉代的社会生活,传达出社会底层人民的心声。“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是这方面的代表,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关于本诗的写作年代,历来争论颇多,有人认为汉末人作。有人认为六朝人作。有人根据诗前小序有“汉末建安中”字样,断定为汉末作品。有人根据诗中有汉以后的风俗习惯的描写,断定为六朝作品。这两种说法都缺乏充分根据。可以肯定的是:本诗写作时间课 前当在陈朝之前;在流传过程中,会受到人们的增润修饰,无论内容和形式都不会完全保持它最早的面貌,因此,可以说是那些不同时期的无名氏作者的集体创作,若从汉末算起,已流传一千七百多年,它以震撼人心的悲剧故事和强烈的反抗政权精神,博得了历代人民的喜爱。这首诗最早见于《玉台新咏》,可能从建安以来,在群众中流传已久,而到六朝才写定的。虽然经述文人加工,但民间文学的特点仍很显著。2、铺陈手法简介铺陈:铺叙;陈述。就是诗经中的“赋”,目的是为强调,反复叙说,明明一句话可以说完,反而反复去说。《木兰辞》里使用了铺陈排比手法的诗句:“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预习自测】1、下列有关本诗的理解与评价,有误的一项是 ( )A.“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是民歌常用的托物起...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孔雀东南飞》(第3课时)导学案 粤教版必修3-粤教版高一必修3语文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章天下+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种文档应有尽有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