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拿来主义》导学案人教版必修四

高中语文《拿来主义》导学案人教版必修四_第1页
1/9
高中语文《拿来主义》导学案人教版必修四_第2页
2/9
高中语文《拿来主义》导学案人教版必修四_第3页
3/9
《拿来主义》导学案(一)编写:若飞 审定:康源 2009.5.27【学习目标】1、整体把握全文结构,全面理解课文内容。2、体味论证特色,犀利幽默的语言【学习方法】1、品味重点语句。体会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2、领悟全文深刻意义,并能畅谈自己所受到的启迪;3、联系实际、拓宽思维空间,能客观评论当今社会出现的一些文化现象。【知识链接】1、走近作者简历:鲁迅(1881—1936),字豫才,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1898 年离开故乡考进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后又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路学堂。1902 年初毕业后被选派赴日留学,先是学医,后为改变国民精神,弃医从文。1930 年 3 月“左联”成立时,被推荐为常委,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左翼文化运动的主将。成就: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散文诗集《野草》。评价: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2、探寻背景本文写于 1934 年 6 月 4 日,最初发表在 6 月 7 日《中华日报》副刊《动向》上,署名霍冲,后由作者编入《且介亭杂文》。本文写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北三省之后,妄图进一步占领华北地区,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而国民党反动政府顽固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反革命政策,对外出卖国家领土,对内实行反革命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一些资产阶级买办文人,甘做“洋奴”,极力鼓吹“全盘西化”,完全否定我国的文化传统,以此对抗革命文化。革命阵营中一些同志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潮和观念。为了揭露和打击敌人,澄清认识,鲁迅先生写了这篇《拿来主义》,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主张。3、“介亭”二字的由来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有很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对帝国主义十分憎恨,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愤慨之情。“且介亭”标明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形象地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现实。【学习过程】一、自读课文,掌握基础知识(A 级)1、注音:自诩( )残羹( )冷炙( )譬如( )给与( )礼尚往来( )用心 爱心 专心脑髓( )孱头( )蹩进( )糟粕( )瞌睡( )冠冕堂皇( )吝啬( )...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拿来主义》导学案人教版必修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